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我们城主冷艳高贵 分卷阅读636

分卷阅读636

    我们城主冷艳高贵 作者:浮云素

    分卷阅读636

    协助公输元弄机关兽了,除了吃饭的时候,他们不怎么常见面。

    就算是叶孤城,有时都会因为两人低频率的见面儿忧郁。

    怎么说,之前和西门吹雪的神魂形影不离,居住在同一具身体里,现在又分开,还是挺不适应的。

    [想见面,想见面。]

    然后西门吹雪就真的出现了。

    他好像只是路过,因为并没有来找叶孤城的理由,但人却笔直地向他走过来。

    叶孤城道:“何事?”

    如果没有事的话,西门吹雪应该不会来找他。

    然后西门吹雪也给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他道:“我听这里有动静,便过来看看。”

    叶孤城点头道:“原来如此。”

    西门吹雪看他身后忙碌的人道:“那是什么?”

    已经看见了被人拿在手中的纸。

    叶孤城道:“我原本想做宣纸。”

    结果却成了草纸。

    他默默地叹了一口气,然后把略有些发黄的草纸递给了西门吹雪。

    如果用铅笔在这玩意儿上写写画画还称,但是毛笔……

    等等!叶孤城的眼睛一亮,他怎么没想到还有铅笔啊!

    果然是在明代时间太长了,竟然连铅笔的存在都忘记了吗?

    他越想越觉得自己聪明,现在可和未来不一样,战国时代的人们写字只用两种东西,一是竹签,而是干脆刀刻,都很坚硬,毛笔虽然可以吸水,但是触感却软绵绵的,想要适应恐怕还要过不少时间。

    但是铅笔不一样啊,铅笔的触感本来就是坚硬的,而且还方便制造,他大概能够猜到,如果自己真的想制作出宣纸,要需要无数次的试验,现在手下的草纸并灭有太大的用处,人还是要用竹简。

    但是有铅笔就不一样了,就算是草纸都能使用啊!

    叶孤城兴奋了,依照现在的条件,没有石墨还可以用木炭条啊!

    发明实用,又有身份推动,蒙恬的毛笔尚且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就被叶孤城献上的草纸与木碳条给压偏了。

    他本人的年纪与嬴政差不多大,也并无邀功的心思,虽然自己的灵机一动想出来的毛笔没有得到推广,但当事人却一点意见都没有,甚至连他自己都在用草纸与木碳条。

    木碳条的质地不一,有软的,硬的,不软不硬的,叶孤城弄出来的这种虽然比不上铅笔,但也能用,以粗麻布包裹,在草纸上写字,干干净净,比在竹简上雕刻字容易多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草纸的质量不够高,而木炭条写下的字时间长了会糊,无法长时间保存,想要将什么文书流传到下一个朝代,还需要竹简。

    在他弄出真正质地精良的宣纸之前,竹简还不能退出历史舞台。

    但不管怎么样,草纸与木炭条的搭配还是立刻在七国风靡起来,明明一开始只有秦国使用,但不久之后竟然也在山东六国兴起,更因为造纸技术目前只掌握在秦国手中,所以增添了不少国家财产。

    不错,出于各方面考虑,叶孤城直接将造纸技术教给了嬴政,他对做纸张供应商不感兴趣。

    他更在意的,是因为纸张推广而在秦国刮起文化旋风的附加价值。

    山东六国,已经遍地是纸张。

    尤其是在学宫的士子,对于这可以让他们免于雕刻的小物喜爱非常,上手速度非常之快。

    按理说读书人是很不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然而他们本来就是战国末年的读书人,与其它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一样,很懂得变通,更不要说这玩意儿确实是好用,方便他们随时随地记载,由纸张钉成的书籍又很轻便。

    唯一的问题或许就是草纸容易损坏,而炭笔一个写不好字迹就会模糊,但是比起竹简的笨重,他们还是更愿意使用纸。

    实在不行就最后用竹简刻一份以做留存好了。

    总体而言,纸张绝对是利大于弊。

    有读书人感叹道:“没想到纸张竟然发自秦国。”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以示赞同。

    秦国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公认的学术沙漠蛮荒之地,读书人承认秦国的国力强大,但那都是群武夫,在朝堂上活跃的有识之士,无不是外国人,虽然可以说是在商鞅变法之后秦国渴望人才,并且看重人才,但是另一方便也证明了“秦国无士人”这句嘲讽是成立的。

    本身的教育水准,低到不能看。

    有读书人道:“这纸,是秦国人发明的,还是在秦国的士子发明的?”

    后者自然是指秦国的外国人。

    大多数人都猜是后者。

    然而,却有人摇摇头道:“是秦国人发明的。”

    众人纷纷倒吸了一口冷气。

    当真?

    真的,因为叶孤城的国籍是秦国。

    虽然没有大肆宣扬纸张是谁发明,但是有心之人却也可以打听到。

    学子道:“秦国莫不是要开始重视进学?”

    有人道:“只不过是发明了纸,就说他们开始重视进学?这跨度是不是太大?”

    又有人道:“但我却听说,灞下学宫请了不少有名的大师。”

    甚至连远近闻名的稷下学宫都被挖了墙角。

    灞下学宫找得名学者,绝对不是一个两个!

    嬴政现在有钱了,七国之中只有秦国才能产纸,虽然不知道技术什么时候会被破解,但在这段时间内,他们可是靠纸张挣了个盆满钵盈,再加上学宫的建设由商人出钱,国库之中,贵重金属堆得都要溢出去了。

    请大师的钱,多的是!

    管他秦国的法律允不允许,卖纸挣来的钱,应该算是私房钱才对。

    私房钱就是可以随意使用的!

    一想到这,嬴政的脸上都露出了笑。

    他并不是不喜欢笑,只不过秦王需要威严,特别是年少的秦王只有表现出少年老成之相才会更让大臣信任,也更让他参与政治的行为有说服力。

    不错,因为嬴政出色的政治嗅觉,当年秦庄襄王留下来的遗诏简直就成了摆设,虽然明面上他是在吕不韦的教导下学习政事,但就算是老辣如吕不韦都得承认,嬴政已经十分有自己的主意了。

    好在他的主意同吕不韦的主意是一个类型的,虽然细节上有所不同,但是在新政的大方向上,两人可以说是十分一致。

    想来就算几年以后吕不韦还政于嬴政,他的新政都应该能持续下去。

    当然,这么好的开局,一切都要归功于渭南开禁,如果渭南开禁失败,想来嬴政接触政事定然会困难重重。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

    灞下学宫即将开学,而在渭南前端的商人早已纷纷开门。

    为了保留自然风光这里商铺的开设位置十分讲究,但一点儿都没有影响这里的人气,且别说是来踏青顺便买东西的秦国人,就算是

    分卷阅读636

    -


同类推荐: 窑子开张了(H)我在恋爱综艺搅基绝处逢生医生(H)被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夫的叔叔一入梦(H)脔仙(H)知我者谓我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