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我们城主冷艳高贵 分卷阅读668

分卷阅读668

    我们城主冷艳高贵 作者:浮云素

    分卷阅读668

    韦将百家学说汇聚于一本书中的行为并没有让他厌恶。

    韩非想,如果吕氏春秋真的代表了秦国新政治,定然可以将秦国建设成一个更好的国家。

    山东六国,绝不是秦国的对手。

    韩非在心中叹了一口气,环境再严酷,形式再严峻,他也不能放弃啊。

    毕竟,韩国是自己的母国,他是韩国的公子,保住自己的国家,可以说是他的责任与义务了。

    他要好好想想办法,最起码,能够让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之中存活时间最长的一个。

    如果那样的话,他也算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咸阳大市给了韩非足够的冲击,在短短几年之中,这座城市无论是经济也好,民生也好,都得到了足够的发展。

    韩非可以说,这里的文化底蕴虽然没有山东六国深厚,却表现出了一种另类的勃勃生机。

    超过六国指日可待。

    在渭北视察过后自然就轮到了渭南。

    韩非一过桥,就睁大了眼睛,可以说渭南给了他新的震撼。

    山水风光与商业的完美结合,可以用这样的句子来形容渭南。

    考虑到这种先进的旅游业模式在遥远的春秋战国从来没有出现过,韩非看着渭南精致的建筑简直说不出话来。

    不用怀疑,这里的房子和秦国传统的房屋一点都不一样,不仅如此,还有没有山东六国任何一个国家的痕迹。

    建筑堪称巧夺天工,远远超于这个时代的设计。

    但无疑,这里的建筑是美的。

    西门吹雪:……

    深藏功与名。

    渭南的建筑设计虽然是叶孤城送上去的,但大部分都是由西门吹雪完成。

    无论是西门吹雪还是叶孤城都是当贵族养大的,也就是说他们同江湖浪子不一样,会许多十分风雅的技艺。

    丹青。

    西门吹雪可以说是非常擅长作画了。

    感谢中古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西门吹雪画出图之后,工匠就能自寻华点,将房屋制造出来。

    毕竟是能够完成秦始皇陵如此庞大工程的工匠,制造房屋对他们来说不是小菜一碟?

    有人看见韩非做学子打扮,还非常热心地对他指道:“那就是灞下学宫。”

    灞下学宫?

    他心头一动。

    从稷下学宫出来的韩非可以说是对灞下学宫向往已久了,特别在知道他的老师荀子接受了灞下学宫的邀请到了秦国之后。

    最开始,所有人都以为秦国这样的文化荒漠是邀请不到有名的学者的,他们这里只适合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单纯的学者并不适应在这里生根发展。

    因为文化底蕴。

    秦国缺少文化底蕴。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也不知道秦国给各国的大师灌了什么迷魂汤,竟然都接二连三一个个到秦国去了,不仅如此,韩非还听说过,灞下学宫并不是以法家学说为主,而是法、儒、道三家并行。

    韩非本人就是法儒道三家的结合体,没有人比他更加好奇现在灞下学宫的运行模式了。

    但是要怎么才能进去?

    他有些犯难,要知道,稷下学宫是不允许外人随意进入的,只有学宫中的学子才能出入,有士兵在门口严格把守,只有出示了身为学子拥有的腰牌才能进去。

    这是不是代表着,他也没办法进灞下学宫?

    因为长时间站在门口发呆,他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负责灞下学宫安全的侍卫走近他,很客气地问道:“你有什么事?”

    态度可以说是非常之好了。

    韩非道:“我想进去看看。”

    他说话很慢,为了让自己不结巴。

    韩非是个非常心高气傲的人,结巴对他来说是很大的缺陷,在外人面前,他就更不想表达出自己有这一缺陷。

    侍卫当然没有发现问题,他看看韩非道:“阁下不是灞下学宫的学子?”

    韩非摇摇头,心想莫不是自己就要被赶走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侍卫竟然对他道:“请阁下跟我来。”

    韩非一头雾水。

    然后他就被带到了一个类似于售票处的地方,当然,并没有真的要韩非钱。

    那侍卫说明之后帮他领了一块腰牌,当然,和灞下学宫内的学子并不一样。

    他道:“将这腰牌拴在腰间便好。”

    韩非惊讶极了。

    他道:“难道我可以进去了?”

    侍卫道:“当然。”

    “灞下学宫,向全天下的学子开放。”

    随后发放腰牌的人给韩非解释了一下他在灞下学宫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比如说听课是可以的,甚至还能参与学生辩论,只不过参观者扰乱治安就会被学宫中的侍卫赶出去。

    再说图书,因为是外来人员,藏书是不可借阅的,但如果在这里抄是可以的,但是需要付钱,如果没有钱就要帮忙抄书。

    这条规定是为了方便没什么钱的读书人。

    韩非一愣一愣的,简直被灞下学宫的规定给吓呆了。

    谁都知道,这年头图书是很贵重的物品,虽然现在发明了纸张,但是大部分书还是以竹简的形式存在的。

    竹简,是没有办法大量复制的,就算叶孤城弄出了活字印刷术都一样。

    这年头读书识字的人如此之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成本太高。

    不是谁都能读得起书的。

    但是秦国竟然开放让学子读书抄书,还弄了专门藏书的地方,简直就是不可思议。

    叶孤城:其实我想弄国家图书馆的,可惜现在秦国识字的人太少,只能从普及义务教育开始了。

    可以说理想十分远大了。

    进了灞下学宫,门口先是地图,告诉韩非他在哪里。

    没办法,学宫简直面积太大,叶孤城几乎是把他当作是园林来建造的,常人进去,一天都逛不完的,这时候自然就需要地图了。

    要不是考虑到学子要有安静的读书环境,他都恨不得把学宫弄成开放式的了。

    虽然韩非拿到了腰牌,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拿到的啊,之前便说了,这里只有学子才能进入。

    侍卫各个都练了一副火眼金睛,是读书人或者不是读书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年头的读书人还是比较高冷的,素质有保障。

    韩非已经震惊到麻木了,干脆就在门口研究地图,但到最后,他还是决定将里面所有的地方都走一遍。

    他得承认,就是当年让他自豪不已的稷下学宫,硬件设施都没有这里好啊。

    现在就看看软件设施有没有这里好了。

    也是凑巧,韩非才走一会儿竟然就碰见了熟人。

    这书人并不是与他关系好或者不好的同门师兄,而是他一向敬仰有家的老师。

    荀子看见韩非,也挺惊讶的,实在没有想到对

    分卷阅读668

    -


同类推荐: 窑子开张了(H)我在恋爱综艺搅基绝处逢生医生(H)被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夫的叔叔一入梦(H)脔仙(H)知我者谓我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