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隔壁家的那点事儿 上 分卷阅读1

分卷阅读1

    隔壁家的那点事儿 上 作者:若沉尘

    分卷阅读1

    文案:

    有时候,你发现你有一个奇葩的隔壁。

    有时候,你发现隔壁没把你当邻居。

    有时候,你发现那些杂七杂八家长里短的破事儿通通绕不开隔壁。

    隔壁究竟怎么了?

    有一天,哐啷一声雷劈,隔壁家的墙倒了。

    隔壁凑上门来跟你说,我无家可归求收留,我们相亲相爱。

    卧槽,你能不能滚回隔壁去!

    哪有隔壁,我们是一家。

    内容标签:布衣生活 种田文 情有独钟

    搜索关键字:主角: ┃ 配角: ┃ 其它:攻宠受

    卷一:凤阳郡

    1、梵准准

    梵准准家住沽州城南河街后李子巷一十二户。

    宅子不大,在河岸边上,梵准准刚好住巷尾,空出来的一小片河滩就归了他家,用一圈半人高的篱笆围起来,种上青菜萝卜月季花。

    为了便于照顾,他还在房子后面的院墙上开了个小门方便进出,虽然没人跟他讨论这块河滩地的归属,但他占了公家的便宜总归还是要低调点。

    他家里除了他自己,没别人,也许有远房亲戚,但估计是太远了,爹娘没提过。

    现在是春天。

    他已经还俗俩月。

    没什么不同的,平常人的日子,就算你过得像个和尚,也没人注意这些虚的。

    梵准准原本不姓梵,他六岁的时候整个凤阳郡发大水,沽州城的沽江决堤,连带着南河也发威,淹了当时的李子巷,卷走了巷口那棵老李子树。

    也卷走了他的爹娘。

    那时节整个凤阳郡突然就毁了,大批大批的难民无家可归,流亡四处,乱糟糟的,今天听说赈灾的粮食已经在路上,明天又听说半道被山洪阻住山路,粮食运不过来,最离谱的是,有人说外族打进来了,粮食都充军,朝廷要饿死他们。

    更多的梵准准也没什么印象了,他跟着李子巷一帮邻居往城外撤离,官兵轰着他们,但是难民太多,天气不好下大雨,走散了许多人。

    也没人去找他们。

    梵准准没得吃,就抢别人家的,别人也没得吃,他就跟大人一块去挖野菜,剥树皮,打兔子,满山的兔子都被难民吃光了。

    再后来就只剩他自己了。

    然后他顺着一条河走到了一座山上,累倒在路边休息,然后他很走运地遇到了外出归来的老和尚。

    老和尚捡了不少孩子,于是也把他捡回去了。

    他只记得娘老是准准、准准地喊他,于是就叫梵准准,他们被捡来的孩子都姓梵。

    别的孩子长大一些都陆陆续续地离开,有的被亲人找到领走了,有的没孩子的大人来要一个回去养,或者十三四岁能下地种田就回老家种地去了,唯有梵准准当了十年的记名弟子,都十六了才还俗。

    你也长大了,回家种地去吧,孩子。

    老和尚更老了,慈爱地看着他。

    梵准准直觉这不是一个光明的前途,但是他除非出家,不然只能走。

    他想去试试过普通人的日子。

    李子巷重建了,改名后李子巷,重新种了一棵李子树,几年下来也长得像模像样。南河街录籍衙门还留着当年的名册,梵准准找上门,那个籍户长是个老大爷,当年的邻居,认得准准。

    准准啊,哟,长这么大了。

    梵准准点头,张嘴差点喊施主。

    对不起爷爷,我不记得您了。

    老大爷不在意,那时你还小,不记得也正常,呵,这下子十年过去了吧。

    梵准准嗯了声,我来寻个住处。

    老大爷翻起卷宗,想了想,后李子巷巷尾还剩四个宅子,就原来你们家那附近,你去看看要哪个,南河街空了不少地,你要是想住到别处去,爷爷帮你想办法。

    梵准准应下,出去转了一圈看宅子,回来跟他说就住第一十二户。

    对于难民,凤阳郡给每户补贴二两银子,虽然这么多年都没有梵准准的消息,但既然他回来了,衙门也认了,老大爷还是把钱给他,嘱咐道如有难事可以来找他。

    毕竟当年的李子巷街坊邻居不剩几个了,帮衬下实属应该。

    他是初春来的,一晃俩月过去,日子越来越有起色。

    也是,小门小户的孩子到他这个年纪也差不多出门闯荡了,南方只要靠水的地方就饿不死人,河边打渔,集市上帮人挑担,江口码头搬货,或者你要有点手艺,街边摆个摊儿卖点糖人扎个风筝捯饬些花花草草,都能凑出口粮。

    梵准准别的能耐没有,他没上过学,十年来每天就是抄写佛经默诵经文,给寺里种地,听老和尚打打机锋,思来想去,他决定在街边摆摊替人抄书,又去城里几个大小佛寺跑一遍求照拂,要是有什么抄抄写写的活儿没人愿意干的,留给他,他每隔一天来看看。

    就这么磕磕绊绊的,居然也过下来了,梵准准没大志向,他还不到十七,人生刚刚开始,然而他却像养老一样,钱呢,只要够吃用就行,房子呢,只要能遮风避雨就行,种下去的菜呢,只要吃着能下饭就行。

    直到第三个月头里,他发现隔壁一十一户的宅子有帮仆役打扮的人进进出出地搬东西。

    有人要搬进来?

    梵准准心里有点打鼓,毕竟一十一户院墙后面也对着三分之一的河滩地,新来的是什么人,会不会跟他争这块地?

    小门小户的,保不准都想多占点便宜。

    但他实在也无法,假如真的不好相与,他这个温吞的性子到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跟人争,只得作罢。

    如此惴惴不安地过了几日,一大早听到隔壁门口放鞭炮的响动,震耳欲聋,吓得坐在床上愣了半晌,才反应过来,自己当日住进来的时候居然忘了放鞭炮!

    乔迁之喜什么的梵准准垂眸,算了,都这时候了还计较那个做甚。

    洗洗漱漱之后再揣上点吃食,梵准准要出门挣钱去,他向来喜欢从后面的小门走,可以顺便看看河滩的菜圃,今天因为要出摊,小门不够宽,只能推着摊车从正门出去。

    隔壁家有很多人上门拜访,手里还拎着东西,门口站着两个男人,言笑晏晏地招呼。

    富贵人家?

    梵准准疑惑了,南河街这一带全是这种歪七扭八长长短短的巷子,住的人多且杂,却从来没有见过有钱人,沿岸的宅子都不大,一口水井,一间厢房,搭个窝棚做饭,这种地方有钱人住得惯?

    不过大约是不会跟他争那块河滩地了。

    梵准准略略放心,脚步未停,照常摆摊去了。

    入夜,梵准准磨磨蹭蹭地推着摊车回家,不曾想,家门口站着个人,正是他白天看见在隔壁招呼客

    分卷阅读1

    -


同类推荐: 窑子开张了(H)我在恋爱综艺搅基绝处逢生医生(H)被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夫的叔叔一入梦(H)脔仙(H)知我者谓我心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