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唐朝贵公子 第三百三十章:中榜

第三百三十章:中榜

    李世民是不轻易发怒的,而现在……只是觉得这吴有静很可笑而已。
    只是这可笑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细细去想,不禁让人生出寒意。
    什么是士?
    谁才是士?
    再延伸下去,谁能掌握了士人名分的冠名权。
    这背后,看上去可能是书生之见,是口舌之争!
    可实际上,却是什么?
    是利益!
    这是赤裸裸的利益,这利益掩盖在那堂而皇之的浮华表面之下。
    而利益的争夺,是绝不可能是微风细雨的。
    李世民从不相信这一点,他相信任何的利益夺取,都是要死人的,是白骨露野,也是鲜血淋漓。
    毫无例外!
    李世民笑了:“若中试,则为士,不中,连科举都不能中者,如何能称之为士呢?”
    他轻描淡写的说出了这番话,似有警告。
    仿佛是在说,什么是真正的士,没有衡量的标准,最初的时候,士是贵族,是血统;此后,士不一样了,随着贵族的衰弱,新的士登上了舞台,在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保障之下,士的标准就成了郡望,成了阀阅。
    而如今,规则在变,到了朕的这里,就成了科举。
    在朕的规则之下,固然是随便你们怎么折腾,可一旦敢破坏朕的规则,抢夺朕对士人名分的冠名权,那么朕能戮兄杀弟,自然也能诛灭你们这些跳梁小丑。
    朕说了算!
    李世民这话,是含笑着说出来的,语调并不高,可群臣听罢,已有不少人觉得森然了!
    因为陛下已经划下了一条红线,逾越者,死!
    吴有静并不愚蠢,他听到了李世民的这番话,并不敢顶撞,口里道:“草民也是这个意思,此次无数的秀才奋发苦读,便是希望能够中试。上一次,陛下开了州试,取了不少秀才。可在天下人看来,秀才们良莠不齐,其中也有不少滥竽充数的……而此次乡试,主考官虞世南大学士,出了一道难题,此题对于许多秀才而言,可谓难如登天。正好可借此,将那些学识不足的人拒之门外,这实为朝廷之幸啊。”
    这话听着倒是正常了,李世民的脸色这才微微有所缓和。
    方才他还以为这吴有静还敢继续胡言乱语呢!若再敢胡言乱语,他李世民也不打算客气了。
    哪里晓得,这家伙就立即转了风向了。
    只是……吴有静口里说有不少秀才是滥竽充数,想来也是意有所指啊。
    而这种人最令人生厌的是,别人说话,都会说我认为如何,我以为如何。可他们呢,动辄就是天下人如何如何的。
    朕即天下,你又算老几?
    当然,这只是李世民内心的想法而已,只是表面上,他还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此时,日头已渐渐要上三竿了。
    此次皇帝在此设宴,自不是干坐,宦官们已取了酒水和菜肴上来。
    大唐的酒宴,无论是皇家,还是寻常百姓,都差不多,没有酒可不成!
    当然,酒水大多以纯度较低的黄酒为主。
    众人畅饮,一面各自闲聊,并没有后世那般过于森严的礼仪规定。
    ………………
    而在另一头,已有许多人抵达了贡院之外。
    邓健等人也早已在先生们的带领之下到了。
    二皮沟学堂的人人数众多,足足有一百多人,这般浩浩荡荡的来,顿时又闹得鸡飞狗跳。
    人们有的叫骂,有的呵斥,不过……但凡是大学堂的生员们抵达,大家还是自动地让出了一条道路来,不敢轻易造次。
    叫骂的人,往往离得比较远,而离得近的人,便闷着头不吭声。
    邓健和长孙冲还有房遗爱人等到了贡院外头,一个个翘首以盼。
    说是不激动,那是假的。
    这一次,既关系到了师尊的名誉,还关系着自己的前程!
    现如今关于大考的流言沸沸扬扬。
    在答案揭晓之前,谁也不知自己数年的辛苦,有没有白费。
    另一边,却有一人徐步而来,他带着几个仆从,而仆从们显然怕这位公子有失,所以小心的在旁保护着。
    此人正是李涛,赵郡李氏的嫡系子弟。
    他考完之后,立即将自己的文章默写了出来,而后交给自己族中的长者们看,再对比坊间许多秀才们默写出来的答卷,此时……他心里有底了。
    虽然这个题很难,而且难如登天。
    不过……他觉得自己的发挥还是不错的。
    当然,这得益于李涛平日深厚的功底,虽然他的文章平平,可他却很清楚,只要比别人的好,就能中榜,甚至能名列前茅。
    而根据李氏家族从各地收来的反馈来看,李涛确实属于超常发挥了!
    这样的文章,退一万步而言,就算不能名列前茅,可是中试是十拿九稳的。
    原本李涛不愿亲来看榜的,觉得随便让个仆从去看便是了。
    毕竟他是身份不同的贵公子。
    可终究还是无法保持淡定,最后还是兴冲冲的来了。
    在这里,他见着了不少熟面孔的秀才,彼此颔首,或是驻足见礼。
    等他到了榜下,便见另一边,乌压压的一群人,不是那二皮沟大学堂的生员,又是谁?
    对于这些人……李涛表现出了世族应有的傲慢。
    他不太看得起这些人,这是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因为这些人和读书人不一样,显得很异类,说他们是一群武夫,还差不多。
    李涛背着手,听到身后秀才们的议论:“此次考试太难了,不过学生将文章从头到尾作完,这文章虽是错漏百出,却听说许多人到了交卷时,文章才做一半呢,或许……也有中试的机会。”
    “虞学士出此难题,似乎是别有他意啊。”
    “噢?什么他意?”
    “听闻,是为了挡住那些二皮沟大学堂的生员的,你们想想看呀,州试的时候,大学堂的生员们这么多人考中,是什么缘故?还不就是那大学堂只晓得死记硬背吗?这都是一群书呆子,作的文章,毫无技巧可言。而虞公似乎也察觉到这种情况,就特意出了这么一个刁钻的难题,那些书呆子见了这题,凭借他们的天资,如何能写出文章来。”
    “此言有理。”身后的人就很是感慨地道:“这样说来,虞公倒是用心良苦了。”
    众人又看向远处乌压压的生员。
    这些生员们列着队,一个个很沉默,都不发一言,说他们是书呆子,倒是一丁点都没有错了。
    李涛听到这些闲言碎语,只噗嗤一笑,似乎他觉得这些人的话,也不无道理。
    不错,此题太考验人的应变能力了,再看看那些生员们呆若木鸡的样子,呵呵……
    此时,终于开始放榜了。
    这贡院外头,原本喧闹非常,此时,乌压压的人统统安静了下来。
    一双双眼睛,都不约而同地看向自贡院里出来的差役。
    差役们到了一处石坊之下,而后架起了梯子,有人提着粥桶上梯,先刷了粥,而后将第一张大红纸小心地贴了上去。
    这一下子,所有人都激动起来了。许多人甚至屏住了呼吸,齐刷刷的看向红纸上的一个个名字。
    李涛此时也不免显得很紧张。
    他觉得自己额上青筋都暴出来了,一看这一张红纸的名字,最后一名,是名列一百三十五位,也就是说,整个关内道,两千多考生,只取一百三十五人。
    要知道,关内道乃是天下十道之一。
    就秀才而言,关内道的秀才也是最多的,毕竟这里既为天子京畿所在,又是此时的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上一次,关内道的秀才就占了全天下的三成。
    而如今,这三成的秀才里,却只取一百三十五个举人,全天下又能有多少呢?
    李涛连忙收起心神,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名单,自后往上看去。
    自一百三十五位,一直看到了三十六名。
    这个巨大的榜单里,足足一百个中试的举人……竟是一个关于李涛的名字都没有。
    这一下子,李涛颇有一些心慌了,他手心在不自觉间已捏满了汗。
    其实许多人……和他差不多。
    因为人群之中,几乎没有几个人高呼自己中试的事。
    不过,李涛很快便按下了心里的紧张和慌乱,心里默默的对自己说,没有可能的,叔伯们已经派人出去打听了,这一次题太难,和寻常时不可比,当时他的文章,是十拿九稳能中的。
    既然不在二榜,难道他的名字在一榜?
    这样一想,他淡定了一些。
    继续看榜。
    等到另一张榜张贴出来,李涛又是自后朝上看。
    第三十五名的人……赫然是房遗爱。
    房遗爱?
    别人不知房遗爱是谁,李涛却是很清楚的,毕竟他是赵郡李氏的嫡系子弟,对于房氏家族,却也有一些了解的。
    再说房家房遗爱在入二皮沟大学堂前,在这长安也可算有名了,只不过是混账那类型的!
    那个小子?
    就他也配?
    李涛心里就更笃定了。
    连房遗爱这样的人都可以,那么……他一定是排在前头了。
    于是他激动地继续再往上看。
    一路看过去,到了第八、第七……
    这些都是极陌生的名字。
    一个他熟悉的人都没有。
    直到名列第三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姓氏……长孙……
    长孙冲。
    长孙冲?
    到了这时,其实李涛心里已经绝望了。
    第二名的人……不认识。
    而第一名……他是第一名吗?
    可是……他错了。
    只见那第一名的位置上,赫然写着一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便是上一次州试的头名案首……邓健!
    邓健,何许人也。
    竟然第一榜也没有他自己的名字。
    落榜了……
    李涛自觉得脑海突的一片空白,耳畔不知觉的响起了嗡鸣。
    他身躯颤抖着。
    事实上,像他这样的人很多。
    几乎所有的秀才,都翘首看着榜,希望能看出不一样来。
    当然,所有人都没有如愿。
    他们不可思议地看着榜文,有人看了一遍,不甘心,便又继续重新细细地去看。
    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觉得自己的心凉得不能再凉了!
    落榜了……三年之后再来考?
    要知道……为了赶考,不少人可是自关内道的各州赶来长安,其中跋山涉水,更不必提多少个日日夜夜里青灯为伴,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以辛劳。
    而且,明明……大家都照着学堂的方法,每日都在苦读的啊。
    可为何……
    此时,不少人要流下泪来。
    想哭。
    只是心里却苦涩得想哭都哭不出来。
    李涛总是不甘心,他将榜文看了三遍。
    而此时……
    远处那些二皮沟大学堂的生员们终于不再沉默了。
    有人统计着入榜的人数。
    最后有人道:“入榜一百一十九人,有六人落榜,落榜的人有赵开山、王义、陈秉……”
    落榜的……有六人……
    是了。
    人家根本没有统计入榜者,那头名的邓健,不就是明证吗?
    邓健像是没听到先生们说的话。
    他只觉得有些晕乎乎的。
    又中了。
    还是头名!
    明明自己的文章,自己都觉得写得并不好啊。
    他觉得发挥得挺一般的啊。
    总觉得他当时的状态并不是很好。
    就这……
    也能中?
    他觉得很匪夷所思。
    ………………
    还有……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