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锦衣 第七百章:决战紫禁城

第七百章:决战紫禁城

    锦衣卫千户虽然说的眉飞色舞。
    可魏忠贤却没有什么好眼色。
    说实在的,这个计划是锦衣卫布置的。
    锦衣卫早已知道有人谋反。
    可是……却没有选择对每一个人进行盯梢。
    毕竟……这里头有过于庞大的利益链条,牵涉的人实在太多了。
    不过……对于锦衣卫而言,只要抓住一个核心点,问题就可以解决。
    比如这位吏部尚书。
    因为这些人谋反,定然会和早已跟他们沆瀣一气的吏部尚书合谋。
    与一个聪明且位居中枢的人合作,便成了这个计划的核心。
    至于吏部尚书张养浩,那么事情就更简单了。
    张养浩可不是傻子,他一眼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不但主动配合,而且还参与拟定出了计划,像控制内阁这样的馊主意,也亏得他想的出来。
    不过锦衣卫立即察觉到,张养浩的计划看上去是离了大普。可实际上……却是环环相扣。
    表面上这计划很蠢,实际上呢,却是心理战术。
    从心理角度而言,那些乱贼们,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何不得已,因为害怕被清算。
    所以本质上,他们和那些处心积虑要谋反的人,心态是不一样的。
    正因为现在是狗急跳墙,可是要制定出一个谋反的计划,却也没有这样容易。
    此时,张养浩站出来,直接接手,一二三四五,一条条告诉他们该怎么做,如此一来,对于绝大多数慌乱的叛贼而言,就算觉得这计划好像有点离谱,却也不得不听从。
    当然,最重要的还不是如此,而是抓住了对方……偷懒的心理。
    谋反的人现在已心乱如麻了,张养浩提出来的计划,却是一个懒人计划。
    你看你们攻打这里,攻打那里多累,听哥的,咱们直接控制内阁,得了旨意,刚明正大就可将京城一锅端了。
    这显然是一个造反懒人包,不必让大家流血,也不必让大家流汗,没有那么多的千辛万苦,也不必经历什么九死一生,绝大多数人,甚至什么活都不用干,跟在后头摇旗呐喊几下,说不定就可成为从龙功臣。
    人嘛,都会有嫌麻烦且害怕自己被分派艰巨任务的心理,何况还是谋反这等大事。
    因而,张养浩打包制定出来的谋反懒人包,自然而然就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
    魏忠贤随即看了一眼张养浩,冷笑道:“你这家伙,平日里显得堂堂正正,没想到却有这么多鬼主意。”
    鬼主意对于一个吏部尚书而言,可不是什么好词儿,这几乎等同于是骂人的话。
    张养浩则是脸不红心不跳地道:“下官真是惭愧,其实非要说此策乃是鬼主意,下官却以为不妥,此策其实暗合了自然之理。”
    魏忠贤挑眉道:“自然之理?”
    张养浩一本正经地道:“对,就好像水往东流一般,即所谓的大势所趋,何为大势呢,就是迎合每一个人避重就轻,减少麻烦和因循苟且的本性,迎合了他们的心理,他们便自然愿意听从了。反而是一些计策,看上去细致和精妙无比,可实际上……却要求每一个人去拼命,这样的计划,反而难有人认同。”
    “任何计策,若是都不能顺着人心去做,反而是逆人的性子而行,计划越是精巧,反而处处被动,难有建树。至于下官这计划,其实才是正道,犹如滔滔河水一般,无人可阻挡。”
    这张养浩毕竟也算是魏忠贤半个同乡,当初也是魏忠贤的‘阉党’,此时魏忠贤倒也懒得再跟他多计较了,只点点头道:“现在一切就绪,就看东林军校那边的了,但愿不要出现差错才好。”
    张养浩则赔笑着道:“断不会有差错的,九千岁和诸公放心便是。”
    他一面说,一面眼角的余光看向魏忠贤和锦衣卫的千户,口里接着道:“只是当初下官一时糊涂,竟是为这些贼人所趁,哎……怪只怪下官那儿子,太过年轻,一时糊涂,居然如此不晓事,被那张严之所害,竟弄了什么股票……”
    魏忠贤和那锦衣卫的人对视一眼,立即就明白了张养浩的心思。
    魏忠贤便淡淡道:“你放心吧,此番除贼,你便是立了大功,将功补过,自然不会为难你的。你自己也说了,事先你并不知情,是你的儿子一时糊涂。令子咱是见过的,年纪这样小,不晓得世情险恶,却也是情有可原,不知者不罪嘛,这事儿,咱做主了,到时咱会亲自奏请,免你罪责。”
    张养浩等的就是这句话。
    锦衣卫的人和他接洽,虽然也是这一层意思,可谁晓得对方会不会糊弄自己。
    可九千岁显然就不同了,现在九千岁当着大家面开了这个口,这九千岁还是要脸面的,那锦衣卫的人,也不好驳了九千岁的面子,至于陛下那边,只要九千岁这边奏请,张静一一定不会反对的,那么这事就是十拿九稳了。
    安全落地……
    张养浩心里不禁唏嘘,忍不住心里鄙视张严之人等,这群没脑子的家伙,真以为拿捏住了老夫,也不看看老夫是什么人,钱我拿了,要死你们去死吧。
    倒是黄立极几个,在旁只剩下苦笑。
    其实黄立极起初也觉得蹊跷。
    因为张养浩干的太蠢了,这分明不像是张部堂的作风。
    直到现在他才意识到,敢情这是一出好戏呢!
    此时,魏忠贤道:“来人。”
    很快,一个宦官便快步进来。
    魏忠贤看了那宦官一眼,便道:“照计划,调勇士营,立即将羽林卫上下,统统给咱拿了,一个都不要走脱,锦衣卫这边,自会协助,除此之外,封锁诸门。待会儿,咱还要去见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汇报此事。”
    “是。”
    魏忠贤随即看向众人,接着道:“咱得进内宫了,这件事虽然是咱们自作主张,而陛下又不在宫中,可我等有为臣和为奴的,却还需去奏请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的,只是……眼下事态不明,诸公还是在此等候吧,辛苦了。”
    说罢,他拱拱手,便匆匆地出了内阁。
    片刻之后……宫禁之中,无数人马涌动。
    数不清的勇士营将士,在御马监宦官的节制之下,匆匆杀奔着羽林卫的驻地而去。
    魏忠贤则带着几个宦官,脚步匆忙的赶去坤宁宫见驾不提。
    …………
    宫外。
    浩浩荡荡的人马,已是集结完毕。
    足足有两千多人。
    其实这么大的规模,虽也是张养浩的吩咐,可实际上……就算张养浩不吩咐,大家伙儿也是非要这样做的。
    这是干什么?
    这是谋反啊!
    抄家灭罪的大罪,换做是谁,谁能不害怕的?
    大家不但害怕,而且是还没开始干,其实就已经吓尿了。
    虽然张养浩的计划,看上去一步步‘成功’着,现在就差这临门一脚了。
    而且是名正言顺的带着圣旨,去弹压东林军校。
    可说句实在话,到了真要这样做的时候,还真没几个有这样的勇气。
    所以……唯一让大家有勇气的方法,就是将所有牵涉其中的人都拉进来,人越多,胆子越壮。
    这其实也是张养浩在内阁中所说的,人心正是如此。
    浩浩荡荡的人马集结之后,随即便请了礼部右侍郎打头。
    这礼部右侍郎吴谦亲自验过了圣旨,觉得完全没有什么问题,圣旨虽有瑕疵,但是应该稳得住。
    于是他来领头,张严之为副,其他的文武和官兵,也都心里带着默契。
    一旦传旨之后,就指望大家立即控制住军校了。
    吴谦高高地骑在马上,看着夜色,回头又看了紫禁城一眼,而后略带几分忧心地道:“不知张部堂现在在内阁如何了。”
    张严之不确定地道:“不会出什么事吧。”
    吴谦则是苦笑道:“起初这个计划,老夫也觉得没谱,不过现在细细看来,反而里头透着玄妙,张部堂果然是天官,深谋远虑。”
    张严之毕竟没有进入过庙堂,对于朝中的许多事,也只是道听途说,毕竟没有身临其境,所以他一直对此是抱有怀疑的。
    可现在连礼部右侍郎的吴谦都这样说了,他心里就有一些底气了。
    于是张严之道:“说实话,走到这一步,倒是幸赖了张部堂,张部堂确实是非常人。”
    吴谦慎重地叮嘱道:“待会儿宣了旨意之后,要立即控制住军校的诸武官,而后……你带人去缴械。”
    张严之则是犹豫地皱眉道:“好。不过,若是有人不从呢?”
    “圣旨在此,谁敢抗旨不尊?而且……这些军校生员,平日里不是天天喊着忠义吗?再者说了,他们猝然无备,只能遵旨行事,等他们反应过来,一切就迟了。”
    张严之认真地想了想,便道:“不错,所以最紧要的,是不要露出马脚,待会儿,咱们要理直气壮一些。”
    吴谦颔首,说实话,不管怕不怕,这事都要硬着头皮干下去,故而他现在内心里,反而颇有几分期待了。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