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典籍华夏:我的直播对话古今 第二百章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第二百章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话,是张载说的。
    然而似乎画面中的这个看起来政治上十分幼稚的苏轼,却更好地用行动践行着这四句话。
    荣华富贵,封妻荫子,在当时的苏轼来说,简直是唾手可得啊!
    他甚至都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对当时把控朝政的旧党不加理会,那凭借他的才华和名气,就已经能保住位置,甚至更能擢升!
    可是在苏轼心中,从来就没有什么新党、旧党。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他曾经因为一个数据的错误,连续上书,最终避免了一次劳民伤财的举措。
    心怀百姓!
    一万个官员中,只怕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会喊出这句口号,有的甚至反复喊,一直喊到被处决的前一天……
    但是在宦海沉浮,在尔虞我诈,在刀光剑影的一生当中,将自身完全置之度外,始终能记得这四个字的,从古到今,能有几个人?
    这样的人,只用一句“幼稚”来形容,哪怕真的没说错,但又何其残忍和讽刺……
    国士无双!实至名归!
    很多人都知道,从这次再次被驱逐之后,苏轼不见容于新旧两党,历任杭州、扬州、定州的知州,所到之处,至今百姓不忘其名!
    倘若不是对苏轼由衷爱戴,岂会有苏堤、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这一系列的名字流传到一千年后的世界?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苏轼当然不知道这首诗,但他到底是贤能还是愚蠢,是幼稚还是成熟,是成功还是失败……
    或许……天地之间的那杆秤,永远公平。
    秤砣,是老百姓。
    喧闹的弹幕,渐渐平息。
    透过弹幕的安静,眼前甚至可以浮现出千家万户中,不论男女老少,纷纷在屏幕前安静沉默,若有所思的模样。
    苏轼,幼稚吗?
    可以黑?
    傻的?
    不懂得先退后进的策略?
    拜托你!买个镜子……
    我这里是配钥匙的,请问您配吗?
    二十一岁应试,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名动天下!
    三年京察,被誉为“百年第一”!
    他真的只是一个诗人,一个吃货么?
    还是说……他其实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
    如果说最初怒怼王安石,还可以归于年少轻狂的话。
    那么后来旧党重用他,这时候就算是一个真的傻子,都知道如何选择对自己更有利!
    苏轼选了一条作死的道路……这叫政治上的幼稚?
    看不懂,乱来一通,叫幼稚,比如狄青。
    看懂了,依然执着于自己内心的选择,叫……坚持!
    比如苏轼!
    越来越多的观众,将目光时不时地掠向屏幕左上方。
    那里,十个字,从一开播就放在那里。
    然而此时此刻,收拾行囊准备再次离京的苏轼,在小小的院落里,正仰望着星空月夜。
    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读懂了苏轼的坚持。
    如刘邦那般,不择手段,历经挫折依然像打不倒的小强一样站起来,叫坚持!
    但如苏轼这般,洞明世事看透一切,却依然拒绝同流合污,依然保持心如明月,哪怕孤独……是另一种坚持!
    无须区分哪一种更加伟大!
    但无疑,这才是张凡想要给大家看的苏轼,这才是这一期典籍华夏真正要表达的主题。
    “苏先生,又见面了。”
    画面中,张凡的身影悄然走入月色,再度与苏轼相见。
    或许是出于对苏轼的敬佩,这一次,张凡首次以“先生”相称。
    可苏轼眉头一挑,却是笑道:“张凡兄弟!一别经年,怎地却生分了?”
    张凡微微一躬身,肃容道:“先生不为名利所动,心如皓月,矢志不移,晚辈心中佩服。”
    “呵……”
    苏轼笑着摇摇头,仿佛那是微不足道的小事。
    月光下,他在小小的庭院里踱着步子,这是他最后一天留在京城,明日便要动身前往杭州。
    蓦地,苏轼抬起头,对上了张凡的眼睛,有些迟疑地问道:“不知……能不能有办法,让我看看一千年之后?”
    哈哈!
    张凡笑了,这正是鄙人的强项。
    只是,先前那么多次,他与苏轼数次相遇,几乎都是他遭到贬谪,甚至险死还生的时候出现,苏轼却从来没提过这个要求。
    莫非此次的打击,还要超过乌台诗案么?
    不知道苏轼想要看的,是一千年后的什么。
    吏治?政局?民生?
    王安石变法操之过急,最终草草失败。
    重新掌权的旧党却也是乱七八糟,完全不是苏轼理想中的样子。
    变法之事,几乎贯穿了苏轼的整个仕途。或许他是想要看看,一千年后的华夏,究竟是用的什么样的法度,是否完美无缺,能把一切他担心的问题全部解决?
    张凡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望着苏轼,就如同静静的月光一样。
    “我想……”
    苏轼一贯平静的音调,忽然带上了数分急促,眼中甚至闪烁出晶莹的泪光,最终深吸一口气,郑重说道:“我想看一看,一千年后的孩子们……是否无灾无难,是否都能……好好长大……”
    啊!
    竟是这个?!
    张凡也颇为意外。
    不过转念一想,心中了然。
    看来,死于1084年的小儿子苏遁,真的是苏轼永远挥之不去的伤痛。
    或许上天都感念到苏轼的心伤,在十七年后,这位千古第一文人,同样逝世于七月二十八日,与小儿子苏遁,共担着同一个忌日。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唯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聪慧,竟隐隐能够窥破天机。
    他懂得“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妙理,所以宁可这个孩子愚钝些,或许便能够寿命绵长。
    但可惜……苏轼和王朝云,都是当世一等一的才情,他们的孩儿,从小就对诗书感兴趣,并能明白仁让之礼,偏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
    于是,苏轼的那首祝福的诗,却似是一语成谶。
    不愚不鲁,也就……难逃灾难!
    反而是苏轼的大儿子苏迈,也就是那个坑爹乱送鱼的,一看就不太聪明的亚子,真的无灾无难,活了六十多岁。
    现在,苏轼意欲看看后世的孩子们。
    或许因为伤心无处排遣,竟宁可移情于一千年后。
    既如此,便……如你所愿!
    张凡点了点头,凌空一指,遥遥点向夜空。
    空中皎洁的月光,仿佛被这一指之力激发,陡然间震动不休,将更加散乱的月华毫无章法地倾泻下来!
    光影交错之际,一幅亦真亦幻的画面,在苏轼眼前,徐徐展开……


同类推荐: 神道仙尊做局我的极品美女老婆都市小保安至尊保安逆天丹尊都市沉浮都市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