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九零之学霸人生 第74页

第74页

    系统对于上传图纸的认定是非常严格的:必须有亲手制作出来原形加上图纸,上传才能被认可。
    但是这种手工活,可不是分分钟就能搞定的流水线产品,光是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定位切削,就废了她好大的功夫。
    于是,慕家人这几天就看着慕之云陷入了某种疯狂的手工狂热中,不过一般的手工艺爱好者顶多玩玩串珠绣花,她玩的,却是木工活,而且玩得还挺高端。
    慕之云的木工制作技术几乎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升,从最开始还有些粗糙的小零件,到握在手里温润细致,严丝合缝仿佛自己长出来的艺术品,也不过用了短短几天而已。
    一个个精巧的小零件也就这么被她一点点制造出来,然后被拼接成各种小玩意。
    系统不要求尺寸,所以慕之云的原型件做得都非常微缩,比如巴掌大的小桌子,拳头大小的柜子,还有手指头大小的抽屉,甚至还有一只看上去活灵活现展翅欲飞的小鸟,等等等等。
    慕家都快被这些微缩模型给占满了,问过慕之云以后,他们就开始把这些小东西往外送,要是再不送,家里的桌面上就真的放不下任何东西了。
    这东西可真叫人稀罕。单位里一个杨嘉舒的老同事,高高兴兴得了这件小礼物,越看越喜欢,就把这个小柜子端端正正摆在自己的书架上,这个柜子看着虽然只有点点大,但是柜门能够灵活开合,柜子里还有小抽屉,甚至还有一个别致的暗柜,能用特别巧妙的方法打开。
    这个同事的儿子正好在文物院工作,那天儿子回家,她便得意洋洋的显摆着新到手的玩意:你看这个别不别致,我瞅着,比你们博物馆展出的那些还精致些。
    她儿子也是个眼力价厉害的,只一掂手,就察觉出这东西的不同寻常。
    明明就是寻常木头做的新货,却有大师级的工艺,她儿子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么好的技术怎么用了这么次的材料,实在是浪费了。
    这是你多少钱买的?可花了不少钱吧?他问自己的母亲。
    钱?没花钱,同事送的,是她们家小外孙女自己做的手工艺品,家里实在没处放才拿出来送人。
    这个儿子不由一愣。
    人家的外孙女?那女孩多大?他开始琢磨着,难不成他妈单位上还有子弟是哪位大师的关门弟子?这种水平的作品,都舍得随便送人的。
    谁知道,他妈轻描淡写说:就是个小姑娘,好像今年准备进初中。
    什么?这个在文物院工作,自以为见多识广的专业人士,不由愣住了。
    慕家多余的小摆件,送了没多久就不敢再往外送了。
    因为过来求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云云做得虽然快,但到底是手工活,满足得了这家,满足不了那家,倒还不如谁家都不送了,只说孩子就做了这么些,全送完了。
    那个文物院的青年也是众多失望而归的人中的一个,只不过他等人群散了,又悄悄回转,找到慕远兴,问这些摆件愿不愿意往外卖的。
    慕远兴好笑的摇头:就是小孩子随手做的玩意,送人还可以,卖可是不好意思卖的。
    因为东西太受欢迎,他们也意识到这些玩意的不同寻常,但到底木工只是云云一个刚起来的爱好,就算再有天分,也卖不起什么价吧
    那个文物院的青年直接晃晃手指,比出了一个五:我愿意五百一个收,要是有更精致的,还可以提价,多少都不嫌多。
    要知道这可是九十年代末,平均工资也就七八百块,一个小摆件就值五百,那是什么概念?
    慕远兴忽然就心疼起之前送出去的那些了。
    怎么,怎么会这么值钱的?他满脸不可思议。
    国内确实不值这个价,但是卖给外国人就不一定了,这个青年很实诚的说,我正好认识一个外国朋友喜欢收集这些,所以才来问问。
    青年其实还是压着价报的,不过他有这家人没有的销售渠道,赚起这份钱来也心安理得。
    可谁知,他的价还是报高了。
    老头儿仿佛被他报出来的价格吓了一跳,更加不敢卖了,只说要等孩子的亲妈回来,跟她商量一下再说。
    青年无奈,也只能留下联系方式,再三交代价格还可以谈,才不情不愿的离开了。
    慕之云仔仔细细的打量着女儿做的这些东西。
    那人没的说错,国外这些东西确实挺值钱的,500块咱们听着挺多,可是对外国人来说,也不过就是一顿饭钱,慕清先打消了父亲的疑虑。
    几十美金而已,确实算不上一个很慷慨的开价。
    杨嘉舒在旁边也听得惊到了,又掰着手指头数自己送出去的那几个,只觉得肉疼。
    那咱们卖不卖?慕远兴问女儿。
    先不卖吧,等问过云云再说她还在专心做那些东西?慕清问。
    可不是,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候一句话都不说,全泡在了阳台上,我们也不敢打搅她。二老朝女儿抱怨道,要不还是管管吧,老这么下去,不说身体,眼睛都受不了。
    我去跟她聊聊吧。慕清说。
    --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