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九零之学霸人生 第226页

第226页

    考古是冷门,平时也和数院一般穷,唯一的例外就是几年都难得碰上一次的大项目,每到这时候,就是参与项目的实验室买设备刷论文的大好时机,说不得还能混个青史留名,就更加滋润了。
    数院院长想辩驳,但是咂咂嘴,也没什么话好说的。
    以前的数院更穷,这几年靠着几个跨学科的合作项目,好歹滋润了些,但要比经费,数院依然处于绝对的底层,也就能鄙视鄙视经管文史类学院,连考古文博院都比不了。
    反正,反正,他嘀咕着,你们总不能让这么点大的孩子去考古吧,她才刚上大一呢。
    在这一点上,考古文博院的院长难得和他有类似想法。
    别的都好说,基础课都没上完,不就跟拔苗助长差不多嘛。
    A大大一大二的课安排得非常满,学校似乎恨不得用最短的时间压榨出可用之才,等到大三大四的时候,就可以领进实验室,或者参加田野考察做牛马了。
    基础课?慕之云听到赵教授的话,要说实际操作我肯定还有欠缺,但是书都已经背完了。
    赵教授敏锐注意到,这个学生说的不是看或者学,而是背完了。
    赵教授:你背了多少?
    慕之云:该背的都背了。
    其实就连参考书目里的书都已经背完了,但她觉得也没必要夸这么大的海口。
    赵教授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就算像他这样交了几十年的老师,要说最重要内容有印象,那是理所当然的,可要说把一本大几百甚至上千页的书从头到尾背下来那他就没这个能力了。
    更何况,慕之云说的,可是把专业书都背下来了那是什么概念?除非她是一个人形电脑还差不多。
    赵教授很快发现,这个学生,还真就是台能够活动的人形电脑,随便抽的几页,慕之云都倒背如流。
    其实也没必要到这个程度向来最喜欢勤奋学生的教授,都难得说了泄气话,有背诵这些东西的时间,都能学习更多其他内容了。
    还好,慕之云老老实实说,看一遍就能记住了,也花不了多少功夫。
    赵教授:对不起,他不想说话。
    赵教授忽然想起了某种可能性。
    之前考核的时候,你该不会是把所有碎瓷片都记住了吧?他心翼翼的问。
    是的,我发现这样更容易,慕之云说,我在脑子里建立了每一块碎片的详细数据和关于坐标方位的计算模型,所以就算打乱也一样能够找得到。
    赵教授:不,一点都不容易,真正容易的其实是耍套路。
    但碍于大教授的脸面,他也不好揭穿之前自己耍的小花招,于是只能倔强微笑。
    笑着笑着,他又没忍住,继续问道:也就是说,你可以在45分钟之内,复原其中任何一件瓷器?
    慕之云认真想了想:有几件也不一定,还是要根据碎片数量和位置来决定。
    也就是说,其中大部分,都是可以的
    赵教授忽然觉得有点累。
    这个学生,难怪会被数院还有几个理工科专业疯抢,真是那种得到就不想放手的好苗子啊!
    赵教授决定坚决的把这个学生给笼络住:那你有没有信心提前通过期末考试?只要成绩合格,就算是院长,也没有理由再拦着你参加西南的项目了。
    当然有信心。慕之云点头。
    就算没有系统任务,对于亲手发掘出一处大规模遗址,她也是很有兴趣的。
    文博院的一间阶梯教室里,今天难得同时聚集了好几个教授副教授。
    老赵是怎么回事?之前他不是说对年纪太小的小孩儿没兴趣,结果现在最急着抢学生的也是他。一个教授抱怨道。
    文博院的学生不多,老师却是个顶个的厉害,尤其是大一大二的打基础阶段,讲课的老师几乎都是业界大牛。
    我上课的时候就觉得那小丫头灵气足,不像只会刷数学题的可也没想到老赵下手这么快呀。另一个教授也说。
    刷数学题有什么不好?科技改变世界,一样能彻底改变考古界,这里面可离不开数学的帮助。这是教科技考古的一位副教授在说话。
    这边七嘴八舌,但是出卷子还是很干脆的毕竟大家也都想试试水,看看那个之前掀起不小水花的小状元,究竟只是过来一日游的,还是真能在这一行扎稳脚跟。
    大家都知道,赵教授这人出了名的挑剔,能被他看上的学生也不是不能试着抢一抢的。
    唯一心态比较佛的是几个相关专业,但不是同学院的老师,比如有机化学实验的老师,其实来自化工学院,对这个学生虽然好奇,但也没有太急迫的想法。
    跟她类似的还有文史学院那边几个讲师,考核学生只是顺便,真正的目的,还是围观文博院这群人为了个学生直接打起来的壮景。
    谁还不喜欢看热闹呢。
    行了行了,赵教授难得好脾气的呵呵笑,算我欠你们一回,再说,西南那边还不一定有什么大发现呢,说不定没几天就回来了,到时候你们再勾搭这个学生也不迟。
    --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