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明初第一太子妃 明初第一太子妃 第15节

明初第一太子妃 第15节

    绝不是她偷懒,也绝不是朱标良心发现。
    而是常乐生而为女子,这个时代的女性不具备祭拜祖先的资格。
    常乐唾弃、鄙夷,倒也乐得自在。
    朱标是在三日后回到城里,他风尘仆仆且瞧着心事重重。
    常乐秉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又有实践课范例在前,她沉默缩在自个房中,最大可能减少与其碰面,主打一个隐身。
    可惜,她不就山,山也是会来就她的。
    朱标在连续数日外出后的某个傍晚,他敲响了隔壁的房门。
    常乐试图拒绝,“世子,夜半三更,男女有别......”
    朱标悠悠瞅她一眼,指指尚未全落的太阳,“你我未婚夫妻,不必拘泥于俗礼。”
    他的态度很坚决,到底人在屋檐之下,常乐识趣地让开了门。
    朱标沉默地饮了杯薄荷柠檬水,混沌的脑子稍稍清醒,很自然道,“来玩把牌?”
    常乐拎着水壶的手猝不及防抖了三抖,玩牌什么的,他怎么知道?!
    朱标:“倘若我赢,乐儿替我解个疑惑?”
    常乐:“......什么?”
    朱标盯着她,沉声道,“定都。”
    常乐:“......为何问我?”
    他身边多得是有识之士,为何问她一介后宅女眷?
    朱标笃定道,“直觉,直觉你懂。”
    直觉你回答了,定是为百姓所想,而非为君为官谋私。
    常乐指腹摩挲瓷碗边沿,既震惊于他的直觉,又不得不考虑现实,定都二字牵扯太广了。
    朱元璋是个乡土情节极深的人,史书记载,他曾有过定都临濠的幼稚想法。
    可临濠不过是凤阳下面一个小城而已,一来华北平原,易攻难守,但凡周围发生叛乱,帝都城防根本没法承受敌人的冲击,二来经济落后,三来人口稀少......
    总而言之,哪哪都不适合作为帝都。
    可朱元璋明明知道了不妥,他还是坚持定临濠为中都,妄图与应天、汴梁并驾齐驱。
    帝王任性,为达一己私欲,劳民伤财。
    前些日子,朱标亲自踏足祖籍所在之地,想必是有所悟。
    常乐却是不想掺和,主要朱元璋那性格,真不是好相与的。
    他要知道有牝鸡司晨前嫌的未来儿媳,跟他儿子瞎逼逼,常乐就洗干净脖子等着吧。
    朱标叹息了声,“我自幼长于应天,懂事后,身边婢仆如云,不该懂,确也不懂百姓疾苦,。”
    常乐抬眸看他,不明白他突然的感慨是什么意思。
    朱标:“以实践课之名,体百姓疾苦之法,我想不出来。”
    如果他将其列于国子学课程表,他爹定会有所怀疑,继而会查到是出自谁之手。
    常乐一怔,朱标无法与平民百姓感同身受,那常遇春娇养长大的嫡女难道就能么?
    朱标:“乐儿,但可放心。”
    常乐垂眸良久,他所说的放心,放心他能保护她,也放心他将来还愿意保护她么?
    夕阳已藏身于山后,夜幕降临,沉默在两人间无边蔓延。
    常乐终还是道,“临濠不适合立为中都,更没必要修建豪华皇宫。”
    史书记载,朱元璋在洪武二年召天下能工巧匠至临濠修建宫室,至洪武八年四月下诏停止营建计划,那历时数年之功的城池,最终不过是堆烂尾楼。
    于国于民非但无利,不过徒增百姓苦难而已。
    朱标深以为然,他亲眼所见之临濠,的确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人力物力。
    “那应天和汴梁,或者还有别的稳妥之处?”
    他爹现如今的想法是立应天作南京,汴梁作北京,两都共治。
    话已至此,常乐也必要再藏着掩着,“最合适的乃元大都。”
    也就是后世的首都北京。
    史书记载,明成祖朱棣,也就是朱标的四弟,靖难之役后登基为帝,历经数年迁都北平。
    朱棣迁都虽有其私心,因他封燕王时驻地北平,北平可以说是他的大本营,但北平却也是经过历史验证的都城,于军事,于政治皆是最佳之处。
    朱标若有所思,元大都目前还不是朱家势力范围的土地,而他爹已是登基在即......
    看来应天势必是要作为临时都城南京,至于临濠、汴梁,他得尽快打消他爹的想法。
    该解答的疑惑已解,常乐瞅眼陷入沉思的少年,道,“世子可否帮我个忙?”
    朱标抬眸:“当然,你说。”
    常乐:“我家舅舅蓝玉,您也熟识,他年二十,已到成婚之龄。”
    朱标微讶,“乐儿的意思是?”
    常乐:“因我之故,舅舅与文玉姐姐熟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他愿能与之共结连理。”
    史书记载,朱元璋登基后封朱文玉为福成公主,同时授其夫王克恭。
    或许她没有出现的历史里,蓝玉和朱文玉并无相交,又或许是皇命难违......
    无论如何,她现在是常乐,自幼相伴的舅舅,唯她命是从的舅舅,他既已动心,文玉姐姐对他同样颇有好感,那她得助他们一臂之力。
    这桩婚事,按理来说应当不难。
    前提常乐还是朱元璋肯定的未来儿媳。
    朱文玉的亲哥朱文正没有同史书里的那般遭受圈禁,是朱元璋信任的得力干将。
    朱元璋想必是乐见其成的,他的好大儿朱标与侄子,极具军事天分的侄子通过姻亲关系更加深入的绑定。
    但是为防万一,万一朱元璋对她已有所不满......
    常乐希望朱标看在她乖乖配合的态度,能助蓝玉和朱文玉二人能得偿所愿。
    第13章
    七月,朱标带着常乐自临濠返还应天。
    应天码头旌旗飘扬,朱元璋双手背后,独立于众人之前。
    这位开局一个碗的草莽英雄蜂腰猿臂,站在那儿便有气吞山河之势。
    主船缓缓靠岸,朱标快步走过艞板,拎起袍脚扎扎实实跪于君父膝前,“爹,儿子不负所望,平安归来!”
    朱元璋拉起他心爱的好大儿,上下打量后,心疼道,“标儿瘦了!”
    常乐埋头跪于朱标身后半步,悄悄翻了个白眼,真正吃不好睡不好,暴瘦的那个人是她......
    马秀英仔细看过儿子,见他虽瘦了许多,精神头却是极佳,倒是未来儿媳颇有些萎靡不振。
    她略弯腰扶起常乐,“累坏了吧?”
    常乐哪敢当着朱元璋的面言累,那不是找死么。
    马秀英也不再问,只叮嘱道,“你待会便跟你娘回府歇息。”
    常乐蹲身行礼,“乐儿多谢夫人。”
    朱标侧身朝未婚妻点了点头后,跟着他爹和他娘凳上回吴王府的马车。
    朱元璋表达过思子之情后,问起正事,“标儿此行,可有所获?”
    朱标点了点头,“爹,儿子想为国子学再添门课。”
    朱元璋意外挑了挑眉,“什么?”
    朱标撩起车帘往外,瘦骨嶙峋,衣衫破旧的百姓忙忙碌碌为生计奔波。
    他道,“爹,儿子与文武百官享百姓供奉,当为百姓计。”
    那实践课之法,他先前不该懂,而临濠之行后,便该懂了,他爹也希望他能懂。
    果然,朱元璋听完后,既欣慰又感慨,“我标儿,长大了!”
    吴王车架远去,常乐拎起裙角奔向等候已久的自家娘亲。
    蓝氏拉着许久未见的女儿直抹泪,“乐儿,我的乐儿,怎么黑成碳了!”
    常乐:“......”
    她原本满腔的孺慕之情,就跟泡沫似的,“嘭”一声,裂开了......
    她家娘亲叫什么蓝珠,合该叫蓝刀才是,刀刀专戳人肺管子。
    蓝氏边捏着帕子给自己擦泪,边拉着女儿上了马车,“乐儿别怕,娘吩咐厨房做了你最喜欢吃的猪蹄,定能在短时间内,把你养回之前的白白胖胖。”
    常乐:“......”
    我的娘亲,真是我的亲娘啊!
    常府马夫知晓自家小姐有晕车症,一路赶得飞快。
    车刚一停,常乐率先跳了下来,等在门口的常茂带着弟弟常升立马扑了上来。
    四岁的常升壮得像只小牛犊子,他出生时折断的锁骨早已愈合。
    两个弟弟一人一边抱着常乐的胳膊,“姐姐,姐姐......”
    常乐稳住身形,边抱起她还抱得动的常升,边朝常茂打趣道,“茂儿是逃课了?”
    常茂抓着姐姐的衣袖,“是请假,茂儿是特意请假等姐姐回家!”
    蓝氏扶着丫鬟慢慢下了马车,“姐姐奔波劳累,你两可别缠着她。”


同类推荐: 快穿攻略,病娇男主,宠翻天!回到七零养崽崽苟在诊所练医术道无止尽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万世飞仙学园异战录万人迷穿为炮灰后他们火葬场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