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大唐种田指南 大唐种田指南 第236节

大唐种田指南 第236节

    他专门找到钟离珺,邀请他一同赏味。
    钟离珺却说:“哎,你可别太期待。”
    “看着好,吃着却一般。”
    他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像他这样拱卫皇帝的修士,绝对算天子近臣,平日里被留饭实在是太正常了。
    听他说完,高长松就不兴奋了,他想到了现代的网红店与珍奇餐厅,就是看着好,吃着不香。
    他被泼了一桶冷水,脑海中只余残留的兴奋,筷子尖儿在牙盘上方徘徊,不死心地说:“这么多,总有道好的吧,否则皇帝的尊贵,又体现在何处?”
    话这么说,却又从记忆深处扒拉出《末代皇帝》,其中有个片段,他记得特清楚,是说溥仪吃饭花样是丰富,可菜到他面前,全都冷了,原因是做出来后要经过几名试毒太监,回头重热,又怕给人下毒机会,于是他一名义上富有全国的皇帝,连道热菜都吃不上。
    唐代还没后世那么多条框,不至于这么惨吧。
    怀此想法,高长松下筷。
    他先吃“消灵炙”,珍馐署的太监极力推荐此菜,说唐王御姊下嫁时,赐赏的御馔中有灵消炙这道菜,酷暑中,消灵炙独领风骚,客人皆赞口不绝。
    钟离珺的招子黏在高长松身上,他指尖所向,正是钟离珺视线的落点,他看高长松毫不犹豫从紧实而平整的方块肉上撕下一缕,嘴巴张了张,没说话。
    高长松筷子初点肉,第一反应是硬。
    这种硬是失去水份的硬,他想,若把这块肉钓上房梁,风吹日晒三两天,或许会变成风干牛肉。
    他废九牛二虎之力,才从方块形的消灵炙上撕扯下一小条,肉丝是棕褐色的,根根分明。
    此时高长松已经没什么期待了,他甚至想:证明料汁不错,把肉浸透入味了。
    即便放低了要求,也不是一道美味,流失的水分令肉质变硬,主厨又加入了太多盐……
    钟离珺看他皱成一团的脸,才说:“有传言,灵消炙经过酷暑也不会腐败,色正而味美,自宫廷流出后,大凡是出远门的官员,都会带上这样一块肉。”
    高长松皱着脸道:“哦、哦。”
    他算明白了,这玩意儿火,是因超长保质期啊!
    保存长久、咸鲜咸鲜的,不就是咸肉吗?
    初探索失败后,高长松又陆陆续续吃过些宫廷美食,糕点最好,蒸碗第二。
    可惜他不爱水淋淋的蒸碗,给出好评的只有点心了。
    *
    高长松提着大半盒点心,跟一道王母饭,犯起难来。
    他想:找谁一起吃呢?
    钟离珺是不行的,他在朝廷点卯,今儿下午,似乎散修有什么活动,孙元翔几天前就邀请过他,他是报备过的。
    他想找个闲的、能唠嗑的一起吃点心。
    思来想去,高长松竟提椟去两界山。
    他对孙大圣的喜爱真挚而彻底,愿意浪费一枚珍贵的锚点,就为能照料大圣!
    ……
    两界山的天很好。
    这种好是很罕见的,或许是受地域影响,这儿一年有两百天都看不见阳光。
    不一定是飘着淅淅沥沥的雨,只是两界山的云层十分厚重,它们是湛蓝天上的一块膜,隔绝了刺人的阳光。
    高长松偶尔会想,分管这一片的织女或许是孙大圣的仰慕者,她总是比别人多织几朵云,仿佛这样就能在孙悟空身上盖一层轻纱,让他不用直面酷烈的光。
    今天的天很清,云很淡,连太阳光都像是春风,柔柔的,洒在人身上,像是母亲的手温柔抚过脸庞。
    暖阳笼罩着孙悟空,将金棕色的毛照得金光灿灿,毛茸茸的双手交叠在一起,垫在颌下,小巧的猴子脑袋歪着,双眼紧闭,嘴巴微微张开。
    他惬意的样子,让高长松默默抚上胸口,实在是太可爱了!
    真想立刻拍下来!
    可惜宁静的酣睡没持续多久,大圣十分警惕,一点儿风吹草动就能唤醒他,高长松向前走一步,他半只眼睛就睁开了。
    另一只眼被毛压着。
    大圣眼神多好啊,看见高长松,那张宁静的、沾染着睡意的脸立刻鲜活起来,他伸伸胳膊,精神百倍地招呼高长松,嗓音因亢奋而显出尖锐之色。
    “十二郎,你怎得来了?”
    十几年过去,他们已成了很好的朋友,孙悟空将自己的朋友、兄弟罩在麾下,仗义非常。
    高长松提起高椟,晃了晃说:“带了些宫廷里的果子,还带了好酒。”
    孙悟空的眼睛更亮了。
    “好好好,咱们哥俩好好把酒言欢。”
    *
    高十二郎是一名君子。
    同高长松相处的人都这么说。
    他的脾气好,行事又端方,倘若与他起了冲突,也不会暴怒,而是条分缕析,诉说利弊。
    对处不来人也有底线,道不同不相与谋。
    与他相处,总有如沐春风之感。
    孙悟空却不知这些评价,他对高长松的态度,既像是对一名朋友,又像是对花果山上的猴子猴孙,总是想多护着他一些,多教教他。
    他与猴子猴孙特别像,看向自己的眼神既仰慕,又托付了全部的信任。
    就连关切都是全方位的。
    高长松展开茵席,将边角掖进孙悟空身下,孙悟空说:“你忙这些做什么,俺老孙趴这么久,都快跟土地长在一块了。”
    “这不成,地上总有些尘土,大圣的毛这么漂亮,怎能蒙尘呢?”
    孙悟空不想他忙,可他乐意,有帮大圣梳毛的机会,高长松乐在其中。
    各色吃食与葡萄酒在茵席上一字摆开,孙悟空好酒,端起浅口碗将酒水一饮而己。
    高长松看他吃,内心浮现诡异的满足感。
    金色的猴脑袋在阳光下直晃荡,在气流的吹拂下,猴毛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真想伸手顺一顺。
    高长松连忙甩头,把他的痴汉念头甩了出去,随后跟孙悟空通风报信:
    “唐王请高僧玄奘主持七七四十九日水陆法会。”
    孙悟空听这话,也没悟出些什么,他爱玉露团的滋味,一口一个。
    高长松还是忍不住剧透了,玄奘都来了,怎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他缓慢道:“玄奘有西行之志,水陆法会上观音菩萨现身赐他锦襕袈裟……”
    此话一出,孙悟空酒也不喝了,点心也不吃了,扭头死死盯住高长松,眼神锐利得能把人戳一窟窿。
    “你的意思是!”
    高长松想到孙悟空过的苦日子,内心涌起一股巨大的酸涩,他热泪盈眶道:“大圣,西行在即啊!”
    五百年,终于熬出头了!
    喜悦如铺天盖地的巨浪,冲击孙悟空,要不是他还被压着,肯定要上天入地蹿一番,用金箍棒把天捅出个窟窿。
    可惜,佛祖还禁锢着他,情绪只能在胸怀中激荡,找不到发泄的出口。
    他的瞳孔真在震颤,猴爪子死死扣住高长松的手腕道:“当真?!”
    高长松给扣得龇牙咧嘴,心说:不愧是大圣,这爪子真有劲啊!
    “这还有假?若不是得了确切的消息,我也不会跟大圣您说。”高长松又说,“就是那和尚是人族,没有上天遁地之能,从长安走到两界山,起码要一月有余,大圣怕是要等些时日。”
    孙悟空一阵朗笑:“俺老孙都等了五百年,不过百日,又有什么等不得的?”
    他眼神却不那么说,一会儿看看天,一会儿看看地,恨不得下一秒就从山里跳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勉强冷静,问高长松:“你可知那和尚性情如何?”
    他们可要一起进行八十一难呢,如果性格不合,难免发生矛盾,此外,孙悟空还有另一重担忧。
    他怕和尚的意志不够坚定,走一半就怕苦怕累不肯走了。
    这可不成,他老孙能不能逃出窘境,护猴子猴孙一世周全,全寄托在对方身上。
    这就触及高长松的知识盲区了。
    按照西游记剧情,唐僧跟孙悟空,肯定是很不合的。
    谁叫原著中的唐僧又胆小、又爱碎碎念,还总是错怪孙悟空呢。
    他的意志吧,也不是特别坚定,比如说在女儿国时,差点就真动了凡心。
    但唐三葬是唐僧吗?
    未必如此。
    他的铁血作风与硬核头衔给高长松留下了深刻印象。
    高长松不敢传递错误情报,只跟孙悟空说:“看着是个好的,具体我也不晓得。”
    这模糊的形容,让孙大圣不大满意,他难得说:“十二郎你行走世间,若有门路就帮俺老孙打听打听,看未来的师父是怎样人。”
    高长松立刻应下:“得嘞!”
    ……
    从孙悟空那回来,高长松身上又多出一重差事。
    这也成为他近期最乐意忙的事儿。
    别说,哪怕是他,也对陈玄奘的经历好奇呢!
    在信息不流通的古代,最快的打听方式,就是找玄奘的熟人,高长松在犄角旮旯里扒拉许久,只找到一位半生不熟的。
    *
    青鸟的翅膀划过西番哈密国的天,若有所感似的,草原上的牛羊抬起头,似追逐那抹青绿色的身影。
    多年间,“青鸟邮件,使命必达”已成为一句口号,响彻三大洲。


同类推荐: 快穿攻略,病娇男主,宠翻天!回到七零养崽崽苟在诊所练医术道无止尽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万世飞仙学园异战录万人迷穿为炮灰后他们火葬场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