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东方虹文集 看地

看地

    如果说,人们在看天时,天能给人以神秘、给人以梦幻的话,那么,在我们低头看地时,地又能使我们长生怎样的感受呢?
    地大物博!
    是的,这是人对地的总结,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儿。再有呢?我不知道别人会又怎样的想法,而我,每到内地出差,途径那1000多公里的河西走廊时,我的脑子里就会蹦出“地广人稀”这样的概念。我亦曾在塔克拉玛干大漠生活了4年,塔克拉玛干被人称作死亡之海,沙涛连绵起伏。那沙涛间生长的百茨、梭梭、沙枣、红柳、骆驼草等沙生植被,竟兄弟姐妹般团结在一起,且一律矮小而坚韧的紧贴着大漠。尽管沙尘暴一次次肆虐着它们,甚至连生长叶子的机会都不给,但那有什么呢?它们依然会从身上长出刺或荆棘来替代青枝绿叶。传说中,塔克拉玛干在若干年前曾是海天一色,甚至就连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也曾是碧水万顷。是不是这样啊?我不是不敢相信,如是,我们实在难以想象,曾是一片汪洋的塔克拉玛干又会是怎样的景观呢?那些被人为破坏的植被,干涸、灭绝了的江河湖海之魂,此时正闪烁在我的眼前。现在,我们可以不谈珠峰,也可以不谈塔克拉玛干这死亡之海如何如何的演变,但罗布泊却是在近距离演变了的。它才几十年啊!据专家测算,近年来,我国每年因风沙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亿元。一场又一场猛烈的沙尘暴使人意识到我们的生态环境已脆弱不堪!就新疆而言,近年来冰川后移,河流断水,湖泊萎缩,土地沙化、碱化日趋严重。而罗布泊让我们记住了碧波无际的湖,那是大自然创造的一副巨镜,它曾是何等的妩媚和雄奇!罗布泊用最残酷的经历在告诉我们:对追求物资和享受无度的人类而言,地球上的一切从阳光到水到矿物资源,永远都是紧缺的并且还会日益加倍的紧缺下去!沙漠无所谓干渴,干渴的是人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都市或村庄。人类要征服自然吗?但愚昧会使人类遭受大罚!
    如果我们不妨这么界定:看天,天是人的思想,拟或精神的话,那么,地球就是人的物质生活。这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说来有趣,当一位诗人说天是空的时,立即就有人向诗人提出质疑,问:天怎么会是空的呢?天上不是有太阳有月亮有星星有云彩吗?的确,天上有我们能看到的一切,那又有什么呢?我们看天,天上的一切对我们来说,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宋代苏大学士不就曾发出悲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问天吗?词家赏月,会生出奇瑰的想象,这是词家的浪漫。而生活,有如我们脚下的大地,却是实而不虚的!
    而今,当我们面对荒漠,面对工业文明的污染时,我们恐怕不敢乐观。尽管二十一世纪已经到来,尽管新世纪充满了美丽的预言和许诺,但我们不能无视人类已经使地球上空气污染、海洋肮脏、森林凋敝的事实。如果我们能够正视脚下的土地,记住干涸了的罗布泊以及被掩埋了的楼兰古城那不死的传说,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一切繁荣倘不以坚固的生态平衡为基础,不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那么繁荣就靠不住,旧大陆环境演变的悲剧,还会继续发生。
    去年,我到苏杭参观学习。当地的一位导游小姐不无感慨的对我说,她很为一些游客的行为而伤感。因为,那些游客对绿地植物太冷漠太不屑了!这的确使人的悲哀。看来,根治人的精神荒漠要比根治土地的退化更为重要!
    地是我们人类的共同家园。关注地球,善待大地,这是人类的责任。大地期待绿色,风也期待绿色!只要有了树和草,沙丘与风就会和绿色和谐地缠绵,温情脉脉。
    这是地之福音啊!
    这是上苍所喜乐的事儿啊!


同类推荐: 快穿攻略,病娇男主,宠翻天!回到七零养崽崽苟在诊所练医术道无止尽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万世飞仙学园异战录万人迷穿为炮灰后他们火葬场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