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东方虹文集 说勤俭

说勤俭

    初春的一天,有朋自伊犁而来。问他此行收获,他竟变戏法似的从怀里取出一个俄罗斯小闹钟要我鉴赏。我当下语塞,心却明白,其实,钟的好坏全在于走时是否准确。若论它的观赏价值,不可否认,朋友这个闹钟造型古朴典雅,娇小玲珑,的确招人喜欢。然而,一问价钱,叫人听了咋舌!但朋友不以为然,丝毫不理会我们办公室几位同事的表情。朋友说他花大价钱买这钟,纯是为了装点房间。我对此愕然不解。
    我曾在参考消息上读到一篇文章,说的是一位赵姓华人在泰国创业的故事。赵先生六十年代初走出国门,先是在当时尚被英国统治的香港打工,每天以步代车,就是舍不得花那一毛钱。三十年风雨兼程,他勤俭养德,恒念物力维艰,终成泰国巨富。由此,又使我联想到陈嘉庚先生。我曾去福建谒拜过陈嘉庚先生的墓,至今还记得陪我去的那位教授对我说的话。年轻人,你们要像陈先生那样学习啊!他告诉我,陈先生原可做一富豪客居异地,建华屋,购良田,蓄婢仆,锦衣玉食,终此一生。但先生立志兴学为国,热心公益事业,将财富慷慨捐国,而自己则艰苦俭朴,无声色玉帛之娱,无高楼华厦之奉,每日晚餐不过一碗饭,一碗粥,一块腐乳,直到仙逝。
    多年过去,言犹在耳。于是,睹钟感叹,曾记否边城的建设,凡有高楼拔地而起,必有大钟高悬。当时就有好事者投书报社,也算仁者见智吧!呼吁且勿一家置钟,众家仿效。之后,钟虽然是醒目于众,可叹的是大多成了无声无息的摆设。而行人难能像步入古城西安、上海那样,听得见那撼人心魄、催人奋进的钟声。终于,有人投书新疆日报大声疾呼:让大钟走起来!
    我常常想:花了钱做摆设,实在不可取。更何况,目前的经济状况是不允许我们去做无谓的花销。想想,有多少孩子因为百十来元钱,而痛失上学的机会,还是不要拿钱去讲排场,凡事务实的好。


同类推荐: 快穿攻略,病娇男主,宠翻天!回到七零养崽崽苟在诊所练医术道无止尽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万世飞仙学园异战录万人迷穿为炮灰后他们火葬场了[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