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寒门状元 第七八一章 摊派和转嫁

第七八一章 摊派和转嫁

    商量完票拟的事情,已经快二更天了,沈溪出来时跟谢韵儿说过要到谢府饮宴,如果晚了可能会留宿,所以并不显得心急。

    谢迁放下奏本,想了想,道:正事谈完,有些话也该问清楚了你准备几时跟老夫提亲啊?

    这个沈溪有些为难,请阁老给学生一点儿时间,等学生回家跟父母高堂征求过意见再说。

    谢迁有些气恼:你小子,莫非要老夫求着把孙女嫁给你不成?

    罢了,时候不早,你若要留宿,老夫让人给你准备厢房,你若要走,我找辆马车送你!老夫要进宫一趟,就不陪你了。

    先跟你说明白,你若不早些将消息告知老夫,老夫指不定何时会改变主意,为那丫头另觅夫家!

    沈溪跟在谢迁身后,离开谢府,关于迎娶谢恒奴的事情,他的确要回去跟沈明钧夫妇和谢韵儿林黛商量一下。

    既然谢迁主动要把孙女嫁给他,意味着以后他就是谢迁的孙女婿,而谢恒奴是谢迁嫡出的长孙女,从此后沈溪跟谢迁就捆绑在了一起,从仕途的角度来说,或许是好事,又或许是坏事。

    主要是沈溪知道,历史上谢迁再过几年就要被刘瑾焦芳等人算计,最后连官都没得做,不得不黯然返乡。

    更有甚者,甚至连累到谢氏族人,在全国各地担任官员的谢家人均被罢免。

    沈溪跟谢迁联姻,等于是早早便选择了站队,在政治大风暴到来前,未必是好事。

    沈溪没有打算回家,准备到惠娘那里留宿。

    临近年关,因为家里走不开,沈溪已有多日未曾到惠娘处。每逢佳节倍思亲,惠娘到年底时,会越发地形单影只,此时沈溪过去陪她,其实是想安慰一下,不要让惠娘胡思乱想。

    到了惠娘住处,沈溪敲门后,里面没有传来声音,甚至连亮着的烛火也熄灭了。由此可见,惠娘是个极其敏感之人,她知道自己身份尴尬,既是已经死过一次的朝廷钦犯,又委身给一个有妇之夫做外宅,生怕被周氏等人知晓,一点异动都让她担惊受怕。

    是我。

    沈溪用低沉的声音说了一句。

    惠娘身边连个丫鬟都没有,她一直自己照顾自己,沈溪数次提出要给她找寻均被其拒绝。

    主主子。

    惠娘显然并非从睡榻上起来,合衣而出。

    惠娘久居南方,到京城后有些不太适应北方的严寒,身上裹的衣服不少。沈溪进到院子里,才发觉惠娘已把积雪清扫干净,这应该花了她不少时间和精力。

    主子,到里面吧,烧了火盆。惠娘缩了缩身体。

    沈溪点头,随惠娘一起到了屋子里。

    屋子靠外的地方点着个烧木炭的火盆,在这种寒冷的环境下,沈溪非常担心惠娘燃烧火盆会有一定危险,毕竟房间几乎是密闭的。这里没有火炕,也没有先进的壁炉,只能靠火盆这种最原始的取暖方式。

    换个地方吧。

    沈溪皱了皱眉,城南的院子一直空着,过去后我找个丫头陪你,除了说说话,晚上还能让你暖和一些。

    惠娘坚定地摇头:不用,这里很好

    沈溪一直觉得自己能打开惠娘的心扉,可现在看来,惠娘只是默认两人间这种主仆关系,好像是对命运的妥协,对他的感情不冷不淡,让沈溪有些失望。

    因为沈溪喜欢的不是逆来顺受的孙惠娘,而是喜欢那个刚毅果决的女掌柜。

    主子今晚不回去吗?惠娘问道。

    沈溪坐在火盆前烤手,摇头道:之前到谢阁老府上饮宴,跟韵儿她们打了招呼,不一定会回去。今天晚上我会留下来陪你,等明日上午再归家。

    嗯。

    沈溪要留宿,并没有换来惠娘的欣然,反倒让她更为拘谨,可是妾身并未烧水

    又不沐浴,如果渴了,喝点儿凉水就行了,反正年轻,身子骨尚可。沈溪笑了笑,嘱咐道,天寒地冻,你自己要好好照顾自己。

    惠娘又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些许迷茫。

    她有些看不懂眼前的沈溪,有时候像个任性的孩子,但深沉起来,却是一个成熟而稳重的男人。

    在她被沈溪霸占后,沈溪在她面前愈发把成熟的一面表现出来,逐渐让她折服。

    但仅仅只是折服而已,她还无法把全部感情都倾注到沈溪身上,心中带着极其复杂的感情。

    归纳起来便是她始终无法原谅自己。

    带着负罪感的惠娘,在床榻上完全放不开,一直把主动权交给沈溪,偶尔还要表现出一副委曲求全的样子,说明她此时的奴仆身份心里明明喜欢,却又要抗拒,这种矛盾的心理让沈溪看了觉得异常纠结。

    什么时候能打开惠娘身上套着的枷锁,什么时候才算真正拥有她吧。

    现在看起来没什么好办法,或许只有一条路可以尝试,就是让惠娘早些怀上他的骨肉。

    腊月二十九,新年前的最后一天,这天是年前紫禁城最后一次朝议。

    谢迁在朝议上大放异彩,在刘健和李东阳不在的情况下,谢迁成为主角,但凡奏本中所提疑难,都能侃侃而谈,宝座上的弘治皇帝一直满意点头,这让一同参加这次朝议的张鹤龄很不爽。

    从皇宫出来,张鹤龄直接打道回府。

    刚来到前院正堂,就见张延龄又在跟他府上的丫鬟黏黏糊糊。

    咳咳。

    张鹤龄发出一声咳嗽,张延龄见兄长回来,这才把伸出去的手给收了回来,那丫鬟赶紧告退。

    张鹤龄瞪着弟弟:不知道个规矩,你把侯府当成什么地方了?

    张延龄笑道:看兄长这话说的,不过是个丫头,我若跟兄长讨,兄长还能吝啬不成?

    一个丫头倒是不打紧,但最重要的是你的名声。张鹤龄道,为兄正在全力为你走动,让你早日封侯,如此我张氏将一门三侯。

    真的?

    张延龄一听,马上打起了精神。上次皇宫家宴,原本弘治皇帝准备主动给张延龄晋爵,但却被熊孩子朱厚照给搅黄了,张延龄原本都已经绝望,现在听兄长提及,眼神里迸出一抹神采。

    那要看你是否争气了!张鹤龄道,对了,之前你娶的那如夫人,最后如何处置的?

    张延龄嘿嘿一笑:人早打发了,模样是有,就是闹腾的厉害,碰巧那段时间我心烦,就把人送回老家,幽闭起来。兄长请放心,没人对此说三道四,而且以后我行事也会尽量小心,不再授人以柄!

    嗯,送走就好。不过眼下,却有一件着紧之事,你和我可要小心办理。张鹤龄略带忧虑地说道。

    大哥,何事要你我去做?难道是皇上的事?

    等张鹤龄将谢迁提出的由民间捐资来修宫殿的事一说,张延龄皱眉:谢于乔这是唱的哪出戏?京里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官宦人家,恐怕没谁愿意为皇室捐资吧?

    你懂什么?分明是姓谢的想利用我们!张鹤龄有些气恼。

    大哥,我这就听不懂了,谢于乔跟皇上提出让民间捐资修缮宫殿,皇上就算答应,这银子也不会摊派到我们头上六千贯钱虽然不多,但也不少了,折换成铺子,恐怕要好几间。

    张鹤龄道:你是看不出这个安排的狡诈之处。眼下为兄正帮你疏通关节,以便你顺利封侯,可如今朝中钱粮吃紧,陛下又想修缮宫殿,说白了,还不是让皇后和太子能住得更舒心一些?

    同时,陛下也想亲眼看看,百姓是否忠君爱国。若无人愿意捐资,最后依然要动用内帑修缮宫闱,陛下必然着恼,你封侯之事,指不定要拖到何时!

    张延龄不屑地说道:就算捐资又如何,我们又不能以自己的名义捐献,不然旁人会非议我们的钱来路不正。陛下不知是我们纳捐,那跟我是否封侯,有何关系?

    你怎就这么不开窍!难道你让别人纳捐,不会用一些手段,让陛下明白这银子其实是你孝敬上去的吗?张鹤龄道。

    让姐夫知道那我怎么解释这六千两银子的来历?张延龄摊摊手,我才不会自讨没趣。

    张鹤龄耐心解释:其实说起来,这也算是谢老儿给你表现的机会陛下不是赐了你许多田庄和宅子吗,你大可暗中将一些不太常用到的宅子变卖,再把折现的银子通过一些百姓和商贾捐献出来,为兄自有办法,让陛下明白这其实是你的一片苦心。到那时,不用为兄找人提请,陛下主动就会给你封侯。

    这

    张延龄虽然觉得这主意不错,但总觉得心里堵得慌,本来什么不用做等着封侯便是,可现在还要花六千两银子。但既然是张鹤龄力主,他也就没多说什么,点头道:一切就按照兄长的意思办理吧。

    可一转头,他马上想,不行,这笔银子我可不能自己出,六千两银子,光是俸禄起码要好几年才能补上,姓谢的把这笔银子转嫁到我头上,我就不能把这银子转嫁到那些想升官发财的地方官身上?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