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寒门状元 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

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

    谢迁在英国公府吃了闭门羹。

    谢迁是只老狐狸,英国公张懋同样无比精明,此时张懋明白朝廷局势发生转变,既然刘瑾并未犯上门来,他也不想跟刘瑾正面发生冲突。

    就算谢迁用尽一切办法,依然没把张懋的府门敲开,张懋的意思很明显……无论朝廷发生何事,我就当不知道,你别来我府上找麻烦。

    谢迁非常愤怒,直接在张懋府门前破口大骂:“……张廷勉,好你个老匹夫,以为当缩头乌龟,就可以凡事不理?莫忘了陛下临终交托,你可是大明托孤重臣,焉能眼睁睁看着阉党霍乱朝纲……”

    府门纹丝不动,谢迁愤怒中带着几分懊恼,最后只能黯然离去。

    照理说去见寿宁侯张鹤龄是最好的方法,但他不想自损身份对张氏兄弟低声下气说话,在他看来,张氏兄弟也不是省油的灯,以前要不是弘治皇帝罩着,张氏兄弟早就因为行为不端被问罪。

    “难道我也要置之不理,将先皇交托抛诸脑后?”

    谢迁思来想去,此时他还可以直接前去面圣,但那意味着他要去豹房,也非他能接受之举。

    除此之外,只能去见张太后。

    张太后毕竟是皇帝的亲生母亲,在以仁孝治理天下的大明,地位斐然。若张太后肯出面说话,刘瑾不得不屈从。

    但如何入宫的问题,又难住了谢迁。

    走午门显然不行,会遇上文武百官,请病假之事等于败露,说不定刘瑾会为难他。

    东华门和西华门都有相似问题,这两宫门进去,都要惊动太监和锦衣卫,事情一旦传入刘瑾耳中,他肯定会想方设法阻挠。

    “现在为了这个问题去见太后,有些不值,就算刘瑾在百官面前耀武扬威又如何?终归不敢拿文臣如何,毕竟他还得依靠文臣治理天下。他早就一手遮天,现在不过是想进一步确立威信!不如我先回去静观其变,走一步看一步。”

    思来想去,谢迁决定暂不干涉,静观事态发展。他先回府,若刘瑾做出更过激之事,他才会选择入宫见张太后。

    “也不知是谁写的弹劾奏本,若是刘瑾一直寻不出,难道会一直揪着这问题不放?不过之前那上疏文本格式,似在何处见过,究竟是谁撰写?”

    ……

    ……

    午门前,刘瑾依然在耀武扬威,让大臣们跪着不说,嘴上还趁机过嘴瘾,一个宦官可以当着作为这个时代天子脚趾的文臣的面怒骂,文臣还只能逆来顺受,这让他有一种高高在上的飘然感。

    刘瑾一直想找到那个弹劾他的官员,但没人愿意承认。

    之后或许是刘瑾累了,从东侧门入内宫休息去了,大臣们则继续跪在太阳底下等候。

    到下午时,跟刘瑾亲近的大臣悉数出宫,除了焦芳、刘宇等人,尚有詹事府和六部官员,这些人跟刘瑾走得很近,其中不乏一些在朝中颇有声望之人,诸如礼部侍郎刘机、刑部侍郎刘璟等人。

    刘瑾似乎在暗示,如果你们反对我,就得在这里跪着晒太阳,如果乖乖听话,那就可以获得豁免,早点回去休息。

    除了一些跟刘瑾走得近的大臣外,还有一人被豁免,那便是内阁大学士王鏊。

    王鏊免于遭难倒不是因为他跟刘瑾走得近,而是王鏊毕竟是阁臣,已经站在文官集团的顶部,刘瑾希望用这种方式笼络。

    众大臣一直等到日落西山,仍旧不见君王传召,很多铁了心要在皇帝面前哭诉刘瑾不端行为之人,此时也动摇了。

    原本当日有午朝,但皇帝始终没有出现,很多人心中难免腹诽,难道刘瑾的放肆是皇帝有意纵容的结果?

    大臣们不由回忆起两日前朝堂上,皇帝跟刘瑾一唱一和,他们怀疑眼下这一幕是皇帝跟刘瑾提前串通好的。此时那些心志坚定的大臣,打起了退堂鼓,不再寄望皇帝出现,而是希望刘瑾早些善罢甘休。

    而在此时,宫内太监也对刘瑾僭越的行为义愤填膺。

    许多太监入内书房读书,把自己视为文人的一员,这次受罚的翰林院大臣中,有许多都是内书堂的教习,又或者有在内书堂教书的经历,与太监们存在师生之谊。如今老师受辱,他们感同身受,可这些人却无实权,他们发现要想扳倒刘瑾,非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出来挑头。

    但在刘健、李东阳和韩文等人致仕后,已没人能对刘瑾构成威胁,就连内阁首辅谢迁也成为摆设。

    众大臣等得焦头烂额之际,逃出宫门的王鏊赶紧去见谢迁,此时王鏊知道宫内是个什么情况,坚定地站在文官集团一方。

    谢迁正在自己的书房中等候消息,得知王鏊登门,立即让门子将人请进书房。

    ……

    ……

    “……谢少傅,亏你闲得下来,众大臣巳时入宫,到如今滴水未进,许多老臣已虚脱,就连一些太监送水和瓜果给诸位同僚,也被刘贼派人阻拦……”

    一向心平气和不太愿意与阉党撕破脸的王鏊,此时也已到了义愤填膺的地步。

    谢迁皱眉道:“那能如何?现如今刘瑾未找到参劾他之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而今日陛下多半不会回宫,怕是众臣要在宫内过夜了。”

    王鏊感慨道:“若是年轻力壮的官员,或许还能坚持些时候,若是年老体弱者,怕是熬不过今晚。”

    谢迁想了想,提议道:“既如此,那你随我进宫,一同去面见太后。”

    谢迁提出要见太后,王鏊连忙摆手:“切不可,以我出宫时所见,宫门各处都有刘贼眼线,若被他发现,定会以谢尚书你装病为由加以攻讦,如今内行厂统率东西二厂和锦衣卫,宫内近乎均为其掌控,怕是你见不到太后,更见不到陛下。”

    谢迁有些不耐烦了:“你既然让我设法营救,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且说还有何良法?”

    王鏊问道:“可曾见过英国公?”

    谢迁无奈道:“京城内有爵禄的武臣,如今俱闭门不出,能去求见谁?莫不是要去城中荒唐之地,试着求见陛下?让我等朝臣,去污秽之所面见圣主?”

    王鏊哭丧着脸说不出话来,二人干瞪眼,什么主意都没有。

    恰在此时,门子匆忙进来,手里拿着封信,见王鏊在,赶紧将信收了起来。

    谢迁问道:“何事来见?”

    门子道:“老爷,这里有您的信……”

    谢迁见门子有所回避,便知来信有蹊跷,并不是普通信函,他知道一般拜帖不会送到他这儿来。

    门房知道规矩,既然选择前来送信,必然知道这封信很着紧。

    “拿来吧。”

    谢迁没多问,直接让门子把信函交给他。

    信上没有署名,等谢迁打开信函,往书桌走的时候,王鏊忍不住问道:“于乔,何人来信?”

    谢迁没有吱声,因为他不知该如何回答,心里犯嘀咕:“这小子怎会在这节骨眼儿上写信?”

    他认出上面的字迹出自沈溪,但并非平时所用字体,而是谢迁最擅长的字体,当初沈溪曾以他的笔迹写票拟,谢迁心中有数。

    突然看到自己的笔迹,谢迁先是一怔,随即明白过来,这是沈溪写信给他,就算上面没头没尾,也知道这段话是沈溪所写。

    “……阉人迁怒,定当于朝中遍寻元凶,若无获则罹罪者甚众,便以宫内人行事而风传,以阉人内斗,方可破局……”

    谢迁稍一琢磨,沈溪这是在提醒他,让他把祸水往宫内转移,让刘瑾觉得现在要针对他的不是旁人,是宫内的太监,这件事不是宫外人弹劾刘瑾,而是宫中的太监内斗。

    “嘶……这小子是如何知晓京城会发生此等事?莫非他先一步回来了,此时便在城中?”

    谢迁小声嘀咕。

    因为谢迁声音很小,王鏊未听清谢迁在说什么,当即问道:“谢尚书,何人来的信函,您如此重视?”

    谢迁抬头看了王鏊一眼,不想把沈溪来信说明,当下回答:“无他,之前的手札而已。”

    王鏊偷瞄一眼,发现字体确实跟谢迁相近,但心底依然有些奇怪,既然是谢迁自己写的东西,为什么会由门子送进来,还在那儿自顾自地看,嘴上念叨一些东西?

    谢迁道:“到现在刘瑾仍旧没找到系何人所为?”

    王鏊点头:“是。”

    谢迁试探地问道:“这件事是否可能为宫内太监内斗所致?内官要参劾刘瑾,以至于参劾奏疏未曾署名,且直接过通政使司而至内阁?”

    “这……”

    王鏊一时间不明白谢迁的用意,但他心思敏捷,马上想到这或许并不是什么真相,而可能是谢迁想出的对策。

    你刘瑾不是觉得有大臣参劾你,想借机找到上疏弹劾你的人,加以加害吗?那现在就让你明白,参劾你的人其实是宫内人士,那些平时跟你积怨颇深的太监。

    就算你现在得宠,但你所在的位置太多人觊觎,巴不得你下台。这些人明白你的软肋,要参劾你不足为奇。

    王鏊精神一振,问道:“谢尚书可是想到什么良策?”

    谢迁道:“济之,此番或许需要你帮忙了,安排人散播些消息,便说内宫有人要弹劾刘瑾,事情越快越好。”

    王鏊显得莫名其妙,道:“如此匆忙去传,不知几时才能传入宫中……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想让刘贼迁怒宫人,但这件事传开需要时日……宫里同僚等不起啊。”

    谢迁没好气地道:“你当刘瑾有今日,没点儿能耐?他在民间布置众多眼线,只要有消息传播,必然知晓,他非常在意百姓风闻,眼看便是下晌晚市的时候,你且先派些人去,我让人在宫里的太监中散播此消息,希望几个时辰内便为刘瑾知晓。”

    虽然觉得这件事不靠谱,但王鏊还是听从谢迁的建议,毕竟他现在苦无良策,只能先听从谢迁的主意用来应急。

    王鏊离开后,谢迁让府中下人试着跟宫里的太监取得联系,传播关于参奏刘瑾乃是宫人所为的消息,直到这个时候他还拿着沈溪所写信函,研究里面的字句。

    越看他越觉得沈溪见解高明,破敌于无形,他开始期待沈溪回朝,跟他并肩作战。

    天色越来越暗,府上下人过来请示:“老爷,宫门即将关闭,若您再不进宫,怕是就进不去了,您是否要去见太后?”

    谢迁皱眉:“也不知计谋是否能成,此时去见太后不合时宜,这已整整一日,午门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下人回道:“未有。”

    谢迁心下犹豫,最后道:“且先等候消息,若实在不成,大不了老夫便去午门见刘瑾,看他能奈老夫何?”

    ……

    ……

    夜色笼罩大地。

    午门前面,众大臣仍旧跪在那儿,之前有人想起来出恭却被锦衣卫阻挠,很多大臣已经年过花甲,在这种环境下苦熬一天,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侮辱,有的跟锦衣卫争执,却没什么好结果,被推搡着重新跪回原地。

    刘瑾以皇命办差,显得义正言辞,锦衣卫做事霸道不讲理。

    之前张苑来过一次,但什么都没过问便离去了,大臣中有眼尖的看到,认为是太后派人过来问询情况,心中多了几分期冀,以为太后会不忍心,之后便会派人跟刘瑾接洽,让刘瑾放人。

    但直到入夜,太后和皇帝都没动静,众大臣只能苦苦煎熬。

    午门西北方武英门后的武英殿,刘瑾正在休息,派人打探豹房的消息。

    就算刘瑾要挟众大臣有恃无恐,但始终怕朱厚照闻讯追究责任,所以时时派人去豹房那边询问情况,一旦朱厚照有回宫之意,他这边便会派人通知午门那边,让众大臣回去。

    御马监监督太监魏彬乃刘瑾拥趸,此时魏彬刚从御马监回来,带来一个消息——

    之前参劾刘瑾的不是朝臣,而是宫里的太监,很可能是御用监太监李荣等人所为。

    魏彬道:“刘公公,听说李荣跟几名太监私下里商议,说是要将这件事告发于陛下,他们或许知道公公您未得陛下诏书,而责难众臣,想借机跟大臣们联络,让众大臣跟他们一道弹劾公公您。经此一事后,那些本身对公公无仇无怨之人,日后怕也难相处……”

    魏彬觉得刘瑾此举伤害了大多数中立官员的心,从此后这些人便会被推向跟刘瑾对立的一面。

    刘瑾道:“如今尚且不能证实乃宫人所为,以那些太监文笔,能写出这么好的弹劾奏疏?打死咱家都不信……”

    话是这么说,但刘瑾毕竟有在朝中发展同党的想法,他的气已经出了,又怕朱厚照当天回来不好收场,想挽回一下在文臣心目中的形象。

    刘瑾打量魏彬,问道:“你可有好建议?”

    魏彬试探地道:“公公不妨如此,让朝中那些有声望的老臣先回去,将五品以下官员皆下狱,由内行厂和锦衣卫审问,这些官员在朝中无太大权势,不至于影响公公声望。不知公公意下如何?”

    刘瑾寻思后点头:“嗯。以目前情况看,上奏者多半是个不入流的官员,无胆匪类才不敢署名,若是谢迁、王鏊之流,断不至于藏头露尾……既如此,那便先让午门前的那些老臣回去,至于正五品以下官员,皆都下狱。”

    在刘瑾吩咐后,魏彬似乎有些迟疑,没马上去执行。

    刘瑾道:“你还有何顾虑?”

    魏彬颔首道:“刘公公,正五品以下官员中,尚包括翰苑之臣,是否一并下狱?”

    刘瑾瞬间又来火气了,道:“这是自然,在咱家看来,翰苑官员平日养尊处优,没什么事做,喜欢议论朝廷是非,以为自己是清贵之人,却不知只是个赋闲的浑人,咱家看来这件事十有八九乃他们所为,不将之下狱,谁下狱?”

    魏彬这才领命:“刘公公所言极是,我这就去传达您的意思,让内行厂拿人,管保不敢有人敢在朝中议论。”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