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书友访问新御书屋
首页刘备的日常 1.92 仅此足已

1.92 仅此足已

    待七位新妇登车,车队继续北上。陛下口谕,特许临乡侯迎亲车队绕行南北二宫,以示荣宠。值日的小黄门纷纷上前讨赏。两位主簿不时掷下钱串。一串不过三五十枚。不多亦不少。关键是讨一个彩头,沾一沾喜气。小黄门纷纷上前争抢,好不热闹。
    路过云台,见台上所立之人,似是窦太后。刘备这便远远挥手。本以为看不见,岂料窦太后亦挥手。
    刘备欢喜而过。
    从连接南北二宫的过街覆道下穿时。一时花瓣如雨,纷纷洒落头顶。抬头一看,正见陛下、皇后、董太后仪仗。
    刘备急忙翻身下马,与众人沿街跪拜。
    “起来吧。”陛下居高一笑:“今日是临乡侯大喜之日。朕也来沾沾麒麟的喜气。”
    “谢陛下,臣惶恐。”刘备再拜。
    “临乡侯不必拘礼。”开口的是董太后。见五官中郎将亦在队中,这便展颜笑道:“关了门都是自家人。快快请起。”
    “谢太后。”又向皇后见礼,刘备这才起身。与众人翻身上马,继续游行。
    望着一路远去的迎亲队伍,何皇后忽道:“一次娶七夫人。洞房花烛,临乡侯又该如何应对?”
    陛下微微一笑:“夜御七女,又有何难?”
    何后不屑的翻了个白眼,却没让任何人发现。
    话说。皇后抽空放飞一下的本领,甚是了得。
    七位小姐姐一路行来。心情跌宕起伏,先喜后忧。
    期盼十载,一朝如愿。自然满心欢喜比蜜甜。然一路行来,仪仗排场,帝都气象,皆远非临乡可比。陛下携皇后、太后,居高为贺,更显圣恩隆重。若被传言僭越,惹夫人不满。令夫君难做,又该如何?
    心念如此,绾儿姐这便悄悄开启白琉璃车窗,低声唤道:“夫君?”
    刘备闻声放慢马速:“夫人?”
    “此行太过招摇,何不早些回府?”绾儿姐柔声说道。
    “夫人安坐。”刘备露齿微笑:“夫之荣,妻之耀。刘备平生所愿,便是和所爱之人,坐享升平,相伴终老。奈何时光如流水。奔流不复回。悬在为夫心头的漏刻,眼看便要滴尽。眼前的盛世啊……”
    “妾,妄言了。”绾儿姐低声道。
    “何来妄言?以后切莫如此说。只需在我当面,尽可畅所欲言。”刘备柔然一笑:“回想姐姐们初到家中,又好奇又惊惧。遇到我时,绾儿姐总会第一个笑。那时候的我总觉得,绾儿姐的笑,比我手中的木剑还有力量。绾儿姐可能不知道。降临新世界的惴惴不安,我也,和你一样。”
    “妾,谨记夫言。”绾儿姐盯着眼前化到骨子里的男人,总会油然而生出滋润心窝的甘美。
    洛阳城真的很大。
    绕行南北二宫,又出北门,绕西郭,下南郭,待折返回东郭,已近午时。家臣宾客皆翘首以盼。所谓一回生二回熟。刘备对婚礼仪程早轻车熟路。
    有他引领,七夫人亦完美过关。
    正如时人皆有双重身份一样。礼法虽严,却时有变通。无为而治的上古之风与儒皮法骨的封建法制,冲突对立,又包容共生。便是我大汉气象。非身临其境,而无法尽知其妙也。
    将七位夫人送入二楼寝室。
    刘备这便赶到前堂与百官宴饮。此乃私宴,不论官秩。刘备虽为主,然恩师亦在。刘备请为上座,恩师推辞不就。这便空置,宾主对座。刘备依次对饮,不曾失礼。门外长席早坐满四邻。由两位主簿,两位府曹,还有杨奉、徐晃等一众门客作陪。想必也不会有人怪罪。
    流水长席有两重含义。
    其一乃是指沿街席面绵延无尽,席上美酒佳肴好似流水。次第排列,食之不尽。其二乃是指宾客如云,你来我往,席位不空,宾客不断。这边宾客酒足饭饱,刚刚起身,便有新人入席,四面作揖,与众对饮。
    流水,一指酒菜,二指宾客。缺一不可。
    长席摆到谁家门前,这一长桌的酒菜,便由谁家来置办。
    有人便有攀比。
    殖货里多豪商。家中婢女、庖厨皆百里挑一。倾力操办的筵席,自当是一等一的珍馐美馔(zhēn xiū měi zhuàn)。色香味美,香气扑鼻。再与美景相容,更勾腹中馋虫食欲。
    入席也简单之极。只需从立在门廊下,迎来送往,一脸喜气的家主手中,取一枚竹片。上写姓甚名谁,仙乡何处。下写一句贺词,便可入席。待罢筵,竹片便会被各家主人编撰成礼册,呈给临乡侯一观。于是何人入席,又有何所贺,一目了然。
    便有一士人,取竹片在手,冲笑呵呵的某家主人平揖道:“敢问东主,只需写上姓名、贺词,便可入席?”
    见他虽布衣白身,却相貌堂堂,自有气度。富商不敢怠慢,这便下阶回礼:“然也。”
    “不取分文?”士人又问。
    “分文不取。”富商又答。
    士人想了想,又道:“不知此筵席为何人所设?”
    富商笑答:“乃为殖货里临乡侯娶七夫人设。”
    “请问,东主与临乡侯有何干系?”
    “互为邻里。”富商面露得色。
    “哦?”士人微微一笑:“仅此而已?”
    富商却笑着点头:“仅此足已!”
    见富商言行不似作假。士人这便提笔写下:颍川戏贤。恭祝临乡侯西域之行,马到功成。
    吹干墨迹,这便交还给富商。
    富商双手接过,恭送士人入席。
    类似场景,时有发生。
    总有人将信将疑,取竹片在手,写下名字、祝词。便被主人欢天喜地,送入筵席。酒足饭饱,告辞离去。竟一路畅行无阻。出殖货里,再回望人声鼎沸的流水长席,方才信以为真。各自嗟叹。所谓千金博一笑。各家东主撒下千金,只求为临乡侯一贺。
    人望如此,夫复何求。
    见白衣士人,举杯畅饮,神情自若,气度异于常人,富商这便亲来斟酒。
    白衣士人坦而受之。
    待酒足饭饱,这便起身。引歌自去。
    富商长揖恭送。起身后,这便取竹片再看:“颍川戏贤……”


同类推荐: 冬夏莫言(父女,1v1,H)启明1158抚宋摄政王家的农医宠妃不死的我只好假扮血族从龙族开始打穿世界重生后嫁给废太子李治你别怂